□本报特约记者 张云 陈文进
深秋时节,地处河西走廊的甘肃省张掖市高台黑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阵阵微风轻拂,水面波光粼粼,簇簇金黄的苇草舞动身姿,勾勒出一幅“秋色美景图”。
“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高台县,这个干旱缺水的西北县份成功创建的一项项“国字号”殊荣,正是张掖市立足水资源短缺实际,坚持以“水”为先的发展理念,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生动写照。
张掖,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越全境。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扩张、耕地的扩大,张掖成为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
作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示范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张掖把落实河湖长制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将212条(段)河流、山洪沟道和81座湖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既管好“盛水的盆”,又护好“盆里的水”。
近年来,张掖市抢抓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机遇,统筹谋划实施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一园三带”造林绿化、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等重点生态项目,黑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在甘州区黑河生态公园,以黑河干流为轴线,公园按照一湖两岸景观带的总体规划思路建成了人工湖、健身步道、休憩广场等设施。据了解,该公园是张掖市黑河城区段治理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建成后,将与张掖滨河新区、国家湿地公园等连为一体,对提高黑河防洪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涵养湿地水源和推进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张掖统筹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整治、河湖垃圾整治等行动。各地通过创新建立重点干支渠“渠长”、重点河滩“片区长”、河道“警长”等“河长+”多维监管体系,实现了河湖库渠保洁100%覆盖,全市水库、河道、沟渠内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走进景色宜人的张掖芦水湾生态景区,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芦水湾生态景区围绕燕然、云中、居延三湖而建,总占地面积约4500亩,其中水域面积2260亩。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滩、采砂场。芦水湾的华丽转身,折射出张掖着眼于做好“水文章”,有效推进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甘州区市民李向文说:“前些年黑河河道脏、乱、差,大家都不愿到这里来。经过持续整治,现在的黑河两岸生态景观绿树成荫,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前来游览,今后我们的黑河会更加漂亮。”水因城而活,城因水而灵。在黑河的孕育和滋养下,“金张掖”颜值不断提升,绘就出“半城山水半城绿”的生态新画卷。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