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9月2日讯 2020年8月中旬以来,长江上游接连形成4、5号洪水,三峡入库洪峰流量分别达到62000、75000立方米每秒。强降雨带主要位于岷江、沱江和嘉陵江等主要产沙区,岷江高场站、沱江富顺站、嘉陵江支流涪江小河坝站最大含沙量分别达到5.62、16.3、17.8千克每立方米。据估算,8月12日至24日三峡入库沙量约1.2亿吨,约为2019年全年入库输沙量的1.5倍。
长江委高度重视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工作。长江委主任马建华多次主持会商,统筹协调防洪、航运、排沙等需求,制订了周密的沙峰监测和调度方案。按照长江委、三峡集团的部署,水文局连续开展了长江上游10余个水文站沙峰过程加密观测,在巴东至三峡大坝长约90公里的河段增设7个泥沙实时监测断面,对入库泥沙输移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滚动预报。
前期,据预报,8月19日开始沙峰将到达坝前。8月18日13时起,调度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由4400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19时后加大至48000立方米每秒以上,随后下泄流量基本维持在48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直至25日12时;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同时考虑三峡大坝通航需求,25日14时开始,三峡水库逐步减小下泄流量,27日8时减小至34500立方米每秒左右。
调度期间,三峡水库出库含沙量连续11天大于0.5千克每立方米,持续天数为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最多,出库最大含沙量达到1.10千克每立方米,为试验性蓄水以来的第3位,日出库沙量最大达370万吨。三峡水库坝前最高调洪水位达167.65米,但沙峰过程排沙比仍达30%,远大于试验性蓄水以来汛期平均排沙比19%,沙峰排沙调度取得良好效果。
2012年以来,长江委陆续开展了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试验。本次沙峰排沙调度的成功不仅为三峡水库泥沙调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三峡水库“蓄清排浑”新模式,为保证水库长期使用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