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流现场

放流现场

鱼苗

放流现场
中国水利网站10月26日讯 10月26日上午10点,长江委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首次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12万尾优质鱼苗在库区落户安家。长江委总工金兴平出席放流仪式并致辞。农业农村部长江办,陕西、河南、湖北省水利厅,丹江口市政府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水库,具有巨大的水资源配置综合效益。金兴平表示,近年来,长江委大力推动“共抓大保护”,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相关省市密切沟通、通力合作,加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等领域的协作,共护长江水生态安全,共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开展库区鱼类增殖放流是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南水北调中线水生态环境修复,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进一步增强中线工程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与保障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走绿色发展之路,强化国家战略实施水利支撑保障的重要体现。
据悉,本次放流品种主要包括鲢、鳙、中华倒刺鲃、团头鲂、三角鲂等品种,苗种规格均为4至15厘米。放流鱼苗均由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培育,全部通过了检疫检测。放流过程中,公证人员对全程进行了公证。
2011年至今,长江防总、长江委组织有关部门运用三峡水库共进行11次生态调度试验以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今年4月,组织开展金沙江中游首次万尾圆口铜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今年5月,首次在汉江中下游探索专门针对鱼类产卵的梯级生态调度。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去年11月建成并转入试运行。下一步,该站将转入正式运行,科学进行大规模孵化养殖,放流规模为每年放流4~15厘米的鱼种不小于325万尾以及汉江上游“水花”的孵化10000万尾。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长江委、河南省水利厅、湖北省水利厅、南阳市水利局、丹江口市委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及负责人参加活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