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0月23日讯 2018年10月17日凌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发生滑坡泥石流,堵塞雅鲁藏布江并形成堰塞湖。19日下午1时30分左右堰塞湖开始自然过流,23时40分,洪峰通过下游墨脱县城,之后水位转退。堰塞湖险情基本解除,应急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险情发生后,国家防总、水利部多次会商,研究部署应对工作,明确提出工作要求。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和灾后复建工作。长江防总高度重视堰塞湖险情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监测,科学分析洪水风险,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工作指导。
一是积极部署险情应急处置工作。险情发生后,长江防总、长江委按照国家防总、水利部的要求,连夜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险情应急处置工作,并要求地方落实受威胁区域人员的转移安置措施。西藏自治区防指及时启动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堰塞湖上下游切实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国家防总、长江防总滚动会商,研判形势,安排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实现统一指挥、分级调度、信息共享。
二是强化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工作。长江防总、长江委加强与西藏自治区防办和水文局沟通联系,指导地方开展水文应急监测,并及时了解堰塞湖区域的水雨情信息,共编写水文气象专题分析5期,水情快报8期、相关短信720余条。西藏自治区水文局组织力量开展水文应急监测,设立堰塞体上游临时水位站监测,并加密堰塞湖上下游江段报汛频次。
三是强化险情处置技术支撑工作。工作组抵达西藏林芝米林后,积极协助指导堰塞湖应急处置工作,两次乘坐直升机飞抵堰塞湖上方察看堰塞湖上游淹没影响和堰塞体状态,并将视频资料发回后方。长江防总成立由多家单位组成的堰塞湖洪水风险分析小组和应急处置方案小组,综合分析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就堰塞湖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洪水风险开展滚动周密分析,先后提出分析报告3份,为受洪水影响区域提前制定应对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根据堰塞体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提出了降低堰塞体顶高程工程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下一步,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领导下,长江防总、长江委将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放在首位,协助指导受灾地区突出抓好受灾群众妥善安置、薄弱环节隐患排查、风险点监测预警、科学编制重建规划、提升应急监测预报能力、灾后基础设施重建、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性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报送、新闻发布等工作,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全力夺取雅鲁藏布江堰塞湖应急处置全面胜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