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站里石头都是公的。”西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党组书记泽仁多吉在介绍藏区水文站人员结构时说的这句话,让我们很惊讶。走了好几个水文站,还真没见过女职工。
在江孜水文站,站长普琼次仁召集全站4名工作人员与我们见面。这个建于1961年2月的水文站,是西藏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巡测基地,主要负责年楚河的水文测量。此外,有9个雨量站、4个水文站、4条农田灌溉水渠的水量测量。全站5名职工,4名男党员,负责全县7万多人口的水文防汛巡测。这是一个和谐而顽强的团队,曾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文局授予“全国先进报汛站”称号。
在水文站的小会议室里,一个中年女人提着一只雨量器走了进来。她穿一件纯棉花布衣,独辫子,个子不高,始终带着笑容,淳朴而友善。她叫杜元艳,江孜水文站唯一的女性。元艳来自四川,由于高原反应,她的双耳失聪。1991年,元艳招工进了江孜水文站,她上进好学,很快成为业务骨干。20多年来,元艳渐渐失去听力,可雨量测量数据一天也没落下。她虽然年纪在站里排不上大,但全站人都亲切地叫她“艳姐”,看来,连石头都是公的高原水文站,女人就是“熊猫”了。当问及元艳有什么梦想时,她笑着说,渴望先进的现代化测量仪器。
2000年8月,年楚河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站人员个个值班坚守,一个小时报汛一次,连续8天,全站人员没有睡觉。当时测量船被洪水冲走,桥已经被淹没,普琼次仁带领全站冒着生命危险,在河水暴涨的岸边抛浮漂测量,为抢险及时提供数据,使群众安全转移,没有人员伤亡,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点。连续8天作战,普琼次仁和他的同事们因虚脱住进了医院。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