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23日讯(记者 刘艳芹)近期,在春灌春耕农忙之际,陕西省各大型灌区在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科学研判、及早行动,积极有序开展春季农业灌溉工作。截至2月22日,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石头河、桃曲坡、冯家山、羊毛湾、洛惠渠、东雷抽黄、东雷二期抽黄灌区等10个大型灌区累计渠首引水7404万立方米,斗口引水35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约50万亩,为全省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扎实做好春灌工作,早在2月3日,陕西省水利厅就印发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抗旱灌溉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密切监视旱情动态,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作用,保人饮、保春灌用水安全,促进抗旱减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立即响应,各灌区迅速行动,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掀起春灌抗旱高潮。
受疫情影响,为克服灌溉中遇到的困难,灌区单位积极与辖区乡镇村组联系,对复工复产工作形成共识,公开发布《致灌区群众的一封信》《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春灌工作的通知》,制定《灌区灌溉用水防疫工作预案》,强化灌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灌溉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对渠道水位、水泵运行等进行视频监测,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灌区群众用水需求调研及分水配水工作。成立抗旱服务队,与辖区各村组建立联系平台,加强线上会商,对个别村组无法解封道路的,有 异常及隔离人员的,及时组织专业浇地队和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委托代理浇地服务。灌溉现场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分散作业,并积极引导群众分时下地、轮流浇灌;灌溉缴费采取微信、支付宝等网上付款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人员,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交叉接触。对出村不便、在外务工人员采取先浇地、缓缴费的方式,极大方便灌区群众不误农时进行春耕抗旱。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