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鸡峡灌区村民正在浇灌麦田

东雷二黄灌区正在引水

桃曲坡灌区东干七支渠东五斗村民灌溉

交口灌区引水渠道

东雷二黄浇地服务队在浇地
□记者 刘艳芹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战“疫”还未结束,又到了春灌春耕的农忙时节,陕西省各灌区按照中省安排部署,在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科学研判、及早行动,开足马力引水春灌,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增产丰收,确保防抗疫情阻击战和春灌工作取得双胜利!
陕西省水利厅于2月上旬下发通知部署防抗春旱工作,要求各地密切监视旱情动态,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作用,保人饮、保春灌用水安全,促进抗旱减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各灌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争先拉开春灌帷幕。
省泾惠局通过微信、视频等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灌区群众用水需求调研及计划用水工作,以“不碰头”的方式合力筹划春灌各项工作,率先启动春灌抗旱。工作人员在外出作业时全程佩戴口罩,水费结算实行“先用水、后收费”,减少在用水巡查、水费结算等用水环节的人员接触,有效截断感染途径。自2月3日开灌到2月20日,累计完成斗口引水近1200万立方米,灌地近13万亩次。
省宝鸡峡灌区提前研判旱情,及早做好渠库机闸一线巡查和维护,建立抗旱微信群,每日将35座灌溉站人员到岗、用水情况、联络成果等在百人微信群中公布,公开全灌溉系统干部职工日志,将春灌抗旱与战疫情工作落实到个人。加强线上会商,对个别村组无法解封道路的,及时组织专业浇地队,同时积极联络地方政府,全力开展春灌抗旱。
省石头河灌溉中心各灌溉站加强与灌区乡镇电话联系,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管理规定,采取有序灌溉、分时下田等方式推动抗旱工作,保障春灌用水不误农时。目前眉县齐镇、青化等灌溉站已启动春灌用水。
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管理中心于15日开机后,基层生产单位全部实行驻站封闭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对渠道水位、水泵运行进行视频监测,通过微信群、电话通知等形式传达指令进行分水、配水;生产区、办公区专人负责每日两次进行消毒灭菌。党员抗旱服务队和基层用水组织、以及斗管员,积极引导群众分时下地、轮流浇灌;积极推广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收费方式,杜绝直接接触。对出村不便、在外务工人员采取先浇地、缓缴费的方式,极大方便灌区群众不误农时进行春耕抗旱。目前灌区七个灌溉系统32座泵站正开足马力引水春灌,计划完成斗口用水6000万方,灌溉农田86万亩次。
交口抽渭管理局积极与灌区水务单位及乡镇村组联系,对复工复产工作形成共识。充分利用手机计量计费APP落实水量,减少测水频次,暂时停止水量1日核对5日上报制;暂停10日水费征收,执行15日征收一次水费。全面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革,严格水价政策,克服疫情对生产工作造成的影响。该局渠首于2月20日晚开机,起步流量23立方米每秒,日灌地2万亩。
省桃曲坡水库管理局公开发布《致灌区群众的一封信》《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春灌工作的通知》,制定《灌区灌溉用水防疫工作预案》,强化灌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明确灌溉期间群众防控措施,提倡村组浇地队作业、异常及隔离人员委托代理灌溉等形式,要求灌溉现场人员戴口罩分散作业,灌溉缴费采取微信、支付宝等网上付款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人员,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交叉接触。
渭南市东雷抽黄灌溉工程管理中心积极与灌区各县协商,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的情况下,为群众春灌浇地提供方便。各单位统一购买消毒液,为职工配发喷壶和口罩,签订疫情防控个人承诺书,建立员工体温登记表、出入登记表、厂区消毒记录表和车辆出入登记表,做到抓细、抓实,万无一失。针对各村不同程度都有不能返回的群众,成立5个抗旱服务队,与辖区各斗建立联系平台,随时为群众提供浇地服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