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砚岷
春日暖阳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王乐井乡高效现代节水项目区里,农户正井然有序开展春耕春种。
“再有1个月,这里就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王乐井村农民满怀期待地说。全村管道铺设、平整田坎、改良土壤、水肥一体化等工作刚刚完成,932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后,预计节水10%以上,每亩地年均增收500元左右。
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近年来,全县通过推广应用滴灌喷灌、智能水闸等节水技术和设施,建成64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覆盖98%的灌溉农田,年节水量约300万立方米。盐池县因此成为宁夏首个“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
作为沙漠里“长”出来的绿洲,盐池县是宁夏做好节水文章的生动缩影。
节省灌溉水
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专业技术人员在平板电脑上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现代化闸门的自由起闭,控制8000亩土地的水肥浇灌。村民尹国胜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玉米,以前一亩地水电费85元,现在减少到60元。
利通区还推行农业用水权改革,强化水资源管理全方位服务,农业灌溉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精准化”管理模式。
“全镇节约农业灌溉用水1400多万立方米,返还给合作社节水奖励资金32.28万元。一部分奖励给种植户,一部分奖励给合作社管水员,剩余的用于辖区内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高闸镇镇长王耀林说。
宁夏现有引黄、扬黄灌区灌溉面积840多万亩,灌溉用水常年占全区总耗水量的80%以上。水利部门融合测控一体化技术、水联网数字技术,在青铜峡市等15个地区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引黄灌区累计配套安装自动化量测水设备3835台套,近40%的干渠直开口实现测控一体化,打造了云灌区130万亩,加速灌区管理由人工向远程智能转变。
此外,灌区实施高效节水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87万亩,占灌区耕地总面积近60%,农业取水量比最高时下降10%。
用好再生水
宁夏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7%;宁东煤化工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废水“近零排放”园区,苏银产业园实现“污水100%截流、中水100%回用”,中卫工业园区实现中水全配置;全区开展分布式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合同节水试点,年新增污水就地利用量50万立方米以上……近年来,宁夏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实现效益叠加。
宁夏印发了金融支持用水权改革指导意见,赋予用水权融资功能。国开行、宁夏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通过用水权质押、授信等形式发放贷款4.5亿元。实现用水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累计交易123笔,交易水量7244万立方米、金额3.25亿元。
“水资源始终是宁夏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以‘节水增效’为核心,以用水权改革为支点,系统推进水权、水价、水资源税等改革,书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水利答卷!”自治区水利厅负责人说。
预计到2025年,宁夏年取水总量将控制在72.84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9,力争达到0.6,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35%,全面形成全社会节水格局,初步建成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先行区。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