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砚岷
“天旱窖枯水没有,雀儿渴得喝煤油”曾一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缺水的真实写照。
“早些年,村里供水不稳定,喝水都发愁,哪敢多养牛。”家住西吉县兴隆镇下堡子村的马银祥一边喂牛一边说,“现在山沟沟里通了自来水,手机还能随时查看用水信息,很方便。”
水畅了,困扰下堡子村多年的难题解决了。如今,老马干劲儿十足:“我准备再买上几头牛,扩大养殖规模,多赚钱补贴家用。”
作为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先行先试点,西吉县通过建设“工程网、信息网、服务网”三大网络,实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并运用“互联网+”,对泵站、蓄水池、家庭水表进行智能改造,让群众查询水量、报修故障、交纳水费更省力,用水更方便。
地处西北干旱内陆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当地百姓喝水难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水利部大力支持下,宁夏全域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不断深化城乡供水规模化发展,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在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过程中,宁夏打破部门壁垒、城乡界限,让近60%县(区)的城乡供水职责统一划归水务部门管理;编制宁夏“十四五”城乡供水规划和“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城乡供水工程网、信息网、服务网建设总体架构、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将全自治区城乡供水现代水网体系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现代信息手段技术运用过程中,宁夏贯通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建成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管理服务平台,并与自治区网上政务服务端“我的宁夏”App(应用程序)融合对接,以优化城乡居民用水服务体验。
“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乡供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服务’,使城乡供水工程‘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成为可能。”宁夏水利厅信息中心负责人说。
同时,宁夏加快推进城乡供水应急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水价改革,落实水价补贴和维修养护经费,保障供水工程良性运行,让群众用“放心水”、交“明白费”,群众用水满意率达到98%以上。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