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孟砚岷
塞上金秋,硕果飘香。10月14日,《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总体实施方案》专家咨询会在银川举行,清华大学数字治水各位专家、自治区有关领导和全国各地数字治水企业朋友齐聚美丽的凤城银川,共谋数字治水大计。
数字治水创新合作大会的举行,标志着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迈出坚实步伐,迎来宁夏水利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干旱缺水是基本区情,发展用水主要依靠国家限量分配的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宁夏治水文化积淀深厚,引黄古灌区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区治水历史悠久,水利要素齐全,试验条件优越,节水、水权等多个单项工作成为全国典型。
针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服务不均等问题,宁夏对标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数字中国发展部署和网络强区决策,积极运用数字手段创新驱动水利发展。在清华水联网理论指导下,通过启动“智慧水利”建设,实施“互联网+水利”六大行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大力推进水利转型升级,解决了用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成了彭阳“互联网+农村供水”、利通区现代数字灌区、水利“放、管、服”改革等一批创新驱动典型。
水利厅水利厅与清华大学、银川市联合开展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确立“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三位一体的数字治水工作架构,委托清华大学编制《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实施方案》,以期制定出新时代保障高质量的水安全的顶层设计及落地方案。
数字治水,旨在通过数字方式探索系统治水的新路径,着力构建多元共治治水体系,推动水治理管理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宁夏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了解,针对近年来水资源约束趋紧、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服务不均等问题,今年7月,宁夏水利厅与清华大学、银川市联合开展了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确立了“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三位一体的数字治水工作架构,委托清华大学编制《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实施方案》。进过3个多月的编制,目前,方案征询稿首次进入专家组咨询、完善阶段。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