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延渠水管人员和群众共享丰收喜悦
□记者 孟砚岷
9月28日,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富硒水稻种植区,收割机正在收割成熟的水稻。“颗粒饱满,攒劲的很,今年的水稻一亩地能打700公斤。”青铜峡市瞿靖镇毛桥村王兵手捧着沉甸甸的稻穗笑得合不上嘴。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惟富青铜峡”,青铜峡大米依托黄河水灌溉,灌域惠农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干渠阡陌纵横,沟系发达,稻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轻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赢得了贡米之乡的称号。
节制闸没有改造前,地处贡米之乡核心地带的毛桥村却由于处于汉延渠末梢,渠高田高,渠道砌护率低,灌溉水利用率不高,淌水不及时,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小流量运行的时候,灌溉尤为困难。
村支书汤建东说,“全村水稻种植3800亩,灌溉高峰期,连天连夜淌水,也满足不了水稻用水需要,群众怨气很大。”
从2012年冬季开始,汉延渠管理处积极争取项目,实施马寨桥节制闸翻建改造,节制闸改造后,针对小流量运行时间长情况,及时抬高闸前水位,解决了毛桥村在内的17000亩水稻高口高低灌溉难问题。“保证了水稻适时适量灌溉,淌水时间大大缩短,群众对灌溉工作很满意!” 村支书汤建东说。
节制闸改造为贡米之乡增产增收立下了“第一功”。吃了“定心丸”的当地群众大力发展优质富硒水稻种植。每亩优质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据了解,汉延渠管理处第一管理所灌溉农田44000亩,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7000亩。强化灌溉管理,开展延伸服务,助推优质富硒稻区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管理所章俊所长还给村民带来一条喜讯:马寨桥在内的两座节制闸明年将全部实行信息化改造,实现“少人值守、远程测控”的智慧灌溉,让“贡米之乡”在现代生态灌区焕发新姿,享誉全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