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苏北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最新要求,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着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为盱眙人民精心呵护好淮河洪泽湖绿水生态。全县上下勇担保护好盱眙的青山绿水的责任使命,充分认识实施河湖长制的重大意义,以对历史、人民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河湖保护,扎扎实实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县镇村三级共落实河长1681名,明确23条县级河(湖、库)的河长由16名县委、县政府领导担任。各级河长扎实开展巡河认河,强化各级河长巡河交办事项整改,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建档”“销号”,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目前,县级河长巡查33人次,共交办会办问题210个;乡级河长巡河1242次,交办问题152个。55个网格长洪泽湖网格化管理巡查15800次,巡查发现并及时清除的违法圈圩34处,约2380亩,有力遏制了非法圈圩现象。
还河湖本来面貌,铁腕整治“三乱”
打造水生态关键在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为此,盱眙县围绕河湖“三乱”出重拳抓整治、抓重点求实效,采取有力措施还河湖本来面貌。在全面建立“河长制”之前,由于疏于管护,历史欠账较多,侵占河道、围垦湖库、超标排放、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仅省河长办直接交办问题多达123个,严重影响河湖健康生态环境和盱眙对外形象。该县将河湖“三乱”整治工作作为河长履职的重要抓手,全面打响河湖“三乱”整治攻坚战。以“之前所有违法行为彻底铲除,之后杜绝发生一起新的违法行为”为目标,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部门联动,三级河长靠前站位,逐一过堂问题清单、逐一研究整改对策、逐一交办整改清单。先后召开6次县级专题部署会、7次现场会推进集中整治,投入人力1530余人次,累计投入资金3800万元。截至目前,123项任务已完成106项。“三乱”整治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力扭转了沿淮、沿湖地区河湖管理局面。
做优“水利+”文章,擦亮水韵名片
张目为盱,直视为眙。“远瞩高瞻”的盱眙秀山丽水得天独厚。水韵书香的盱眙,背靠310万亩的洪泽湖,江苏境内的70公里淮河都在盱眙境内,126座水库星罗密布,如同璀璨的明珠。这里水资源禀赋优越,水韵盱眙金字招牌更需一泓碧水润之。该县水利部门立足行业特色,着力以“水利+”实现水利与县域发展的互联互动。一是水利+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实施河道疏浚、沟渠连通、农田水利开发等项目建设,消除涉水“梗阻”,为发展“虾稻共生”集中连片立体养殖模式提供充足水源。二是水利+旅游,点睛全域旅游。立足水库水利风景区打造,推动天泉湖、龙泉湖等水利风景区提档升级,小型水库实现“一湖一库一特色”,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同时,秉持系统思维,为天泉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贡献力量。三是水利+生态,向空间求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洪泽湖治理要“聚泥成岛,科学开发,向空间求发展”的要求,重点聚焦洪泽湖退圩还湖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彻底扭转涉河涉湖建设无序发展的不利局面,共同推动沿淮、沿湖区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