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静 王飞
“一二三、一二三……”,近四十名由水政人员、派出所民警等人员组成的执法队,踩着泥泞、喊着号子、用力地将一张 “巨网”从古淮河中缓缓拉起。响亮的号子穿风透雨,划破了河畔的宁静。
古淮河是淮安市与盐城市的界河,在涟水县境内有70多公里。涉及两市、河道又长,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违法水事行为也比县内别的河道多,部分村民就钻了管辖的空子。
衣服湿漉漉地紧紧粘在涟水县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李成君的身上,他已分不清到底是雨水打湿的,还是汗水浸透的。他说:“前几天,我们在巡查时发现石湖镇关滩村段水面上有大型拦河鱼罾,明目张胆地捕捞水产品,还拦住了上游来的很多水草,阻水特别严重。今天我们两市联合组成‘大部队’,对拦河鱼罾依法拆除!”
设置巨型拦河网捕捞水产品,不仅影响水生态,而且也影响了行洪安全。为了保障古淮河水流通畅无阻,确保此次依法拆除工作顺利完成,涟水县水利局与县河长办公室、事发河段交界处的阜宁县水政大队及羊寨镇政府进行了联系,决定成立一支由水政执法人员、河长办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及当地村干部组成的执法队,联合打击违法水事行为。经过三天的调查走访取证,确认该处拦河鱼罾是阜宁县羊寨镇孟滩村村民吴某设置的。
“你在河道内设置拦河罾非法捕鱼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我们执法人员将依法进行拆除,请你配合。”在完成吴某违法行为取证后,执法队员告诉她,拦鱼设施已严重阻塞水流,危害防汛安全。
“我原来真的不知道,拦河捕鱼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而且还违了法,我一定配合好执法,以后再也不乱设置渔网捕鱼了。”吴某当场表示。
雨一直在下着。从早上九点开始,历经到三个多小时,一张长100多米、宽50米的巨网终于离开了水面,成功拆除了。这次联合执法是继去年与宿迁市联合执法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的又一次联合执法。通过本次行动,进一步加强了涟水与周边市县水政部门的沟通互动,推进了联合执法协作机制,提升了对水事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拆得好,这些大鱼网早就该拆了!你们要一直管下去,不然这河里的鱼都要被捕干净了。”围观人群中一村民对执法人员说。
针对村民的担心,县河长办工作人员朱耀军立即表示:“现在我们全县每条河都有一名河长,我们会加大巡河力度,发现一处,处置一处,坚决查处河湖‘三乱’行为现象,确保河道水域环境安全。也希望两岸群众主动监督,当好我们的眼睛与耳朵,一有情况立即向我们反映。”
雨后古淮河又恢复了以往的静谧,两岸防风林郁郁葱葱地生长着,河水一路轻盈地向大海流去,构成了涟水大地美丽生态画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