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时训利 朱晓星 程娟
“有滋有味龙虾节庆、奋斗奋进绿色盱眙”。一年一度的龙虾节即将精彩呈现。江苏盱眙龙虾节巨大的富民效应和成功的办节模式,给绿色富民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据统计,盱眙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达52万亩,盱眙龙虾年交易量超10万吨,产业规模超70亿元,品牌价值达169.91亿元,带动近10万人发家致富。
学习新思想,发展高质量。盱眙县水务局局长叶彬说,盱眙拥有水域面积96万亩,是江苏省著名的“百库之县”。近年来,盱眙县水务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水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水利建设,助推盱眙龙虾和盱眙虾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水系调整,助推“虾稻共生”新型种养模式提质扩面增效,走出了一条“龙虾富民,水利先行”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主攻项目建设,夯实水利基础设施。
“十二五”以来,盱眙实现水利总投资32.8亿元,全县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达到88.82%。全县以实实在在的工程建设,夯实水利基础,为龙虾养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先后实施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工程,完成9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3条中小河流治理,提高区域防洪排涝标准。按照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目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供水乡镇通达率99.22%,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着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龙王山水库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被省水利厅树为“盱眙样本”在全省推广。
围绕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水美乡村
坚持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着力打造水美乡村。通过选择条件相对成熟、地方极性较高、具有典型性和引导性的乡村,坚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标准,通过河道疏浚、水环境保护、“河长制”管理、“263”治水行动和“五位一体”长效管护等措施,成功打造20个“水美乡村”。以确保河道管护“四无”为重点,以细化管护目标、强化日常考核为抓手,切实加强河道常态化管理,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做好管护经费整合、管护考核、管护机制健全等。目前,全县共聘用管护人员207名,管护河塘463面、12039亩,管护河道186条、625公里,实现县级、乡两级河道和沟塘管护全覆盖。
河长湖长,共护一泓碧水
龙虾养殖,水是关键要素。好水出好虾,为盱眙全县上下广泛认同。如何守住一泓碧水,成为盱眙干部群众最关注的大事。
“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是建设山水盱眙的终南捷径。保护好盱眙的青山绿水,是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担负的责任使命。”盱眙县副县长郑海梁在全县河湖“三乱”整治动员会上掷地有声。
河湖水质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盱眙县开展全面排查,对所有的违法房屋、圈圩、砂站、码头、船厂等采取一定性、二关停、三拆除的办法,依法整改。同时治理农村因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等导致的黑臭水体133处,疏浚河道20条,整治塘坝132面;彻底解决三河农场等生活垃圾遗留问题6家,着力解决破坏水质行为。
深挖水利内涵,做好“水利+”文章
盱眙是一座山水名城,其水利资源丰富,做优做活水文章是盱眙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根本举措。一是做好“水利+生态”文章,将水环境打造深度融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二是做好“水利+旅游”文章,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重点实施龙王山水库水环境整治,为全县人民打造优质安全放心的水源地。以水库水利风景区打造为抓手,推动天泉湖、龙泉湖等水利风景区提档升级,118座小型水库实现“一湖一库一特色”,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重点聚焦陡湖湿地保护与科学开发项目,把陡湖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列入洪泽湖周边退圩(围)还湖总体规划,既要保护好宝贵的“城市之肺”,又要做足做好“水利+旅游”文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