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们在池塘边取样观察桃花水母 安徽省怀宁县河长办供图

桃花水母 安徽省怀宁县河长办供图
□本报记者 范智 通讯员 钱续坤 檀志扬 程海珠
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近日大规模现身安徽省怀宁县平山镇潘屋村的一个池塘内。
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崔峰与河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一同赶到池塘边取样。“经过形态观察,这是典型的桃花水母。它能出现在这里,说明平山生态环境非常好!”崔峰说,“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这一发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生态环境的喜人变化,得益于河长制的实施。”据平山镇镇长丁江波介绍,平山有县、镇、村三级河长23名,“民间河长”65名,义务护河志愿者130名。2017年来,各级河长主动发挥“头雁”作用,全力推进河湖清洁行动,彻底改变了河湖塘库水质较差、环境脏乱的状况。平山镇还“关口前移”,在全镇推广设立“村级河长工作站”,有效开展小微水体治理、涉河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
怀宁县大洼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胡斌每天都到皖水沿岸巡河,详细记录河面、岸边垃圾堆积的地点,并进行拍照。随后,他回到“村级河长工作站”,协调相关单位对巡河问题进行处理、整改,并将工作记录留档、上传电脑。
包括胡斌在内,平山镇23名河长多年来坚持按时巡河,按流程及时处理问题,维护河道整洁,不断改善升水环境。同时,镇纪委定期下沉督导各级河长巡河履职情况,及时下发整改通知,明确整改事项和时限要求,并挂牌督办,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以严格的“清单制”“问责制”倒逼工作落实。
“自从镇村推行河长制以来,水质越来越好,河里的鱼也多了起来,而且还出现了像桃花水母这样的珍稀品种。”说起家门口河塘库的喜人变化,村民潘柏枝喜笑颜开。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