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砚岷
2月13日,腊月二十八,宁夏红寺堡扬水二泵站室外温度零下15摄氏度。刮了多天的西北风虽然小了一些,但正在对变压器进行最后一次巡查的队员还能感受到透过防护手套传来的寒意。
39岁的检修队副队长王进军带领26名队员全员上阵,上百名建设者一个半月“白加黑”的连轴转,在逐一攻克土建、机电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硬骨头”后,迎来了“大考”时刻——空载试运行。
现场,电气安装和机泵安装两个组进入临战状态,冷却器、定转子绕组外观、电气试验,技术供油等技术检查一丝不苟。二次配线、电缆头制作、配件柜就位安装作最终复核……整个场面火热而有序。
13时22分至18时20分,4台机组成功进行空载试验,标志着红寺堡扬水工程更新改造关键节点取得胜利,为3月春灌投运上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喜悦滋润了在场每个工友的心田。一个多月来,王进军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县城家里,躺在床上,还要把当天的工序捋上一遍,找出不足,思索改进方案;开天车的吴小龙,70多岁的母亲重病住院,在电话里哽咽地托付姐姐照料老人,一直没有张口请假;家里刚添丁的安装小组组长张术国,按规定能休25天产假,但他只在妻子身边陪了12天;红三泵站负责现场管理的白学锋,母亲葬礼两天后就赶回工地。
红寺堡扬水工程是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解决宁南山区群众温饱问题而兴建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承担着20多万人饮水、70多万亩灌区灌溉和生态用水等供水任务,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生命工程和民生工程。经过20年发展,灌区开发面积过大,各行业用水急剧增加,供用水矛盾极为突出,机电设备严重老化,工程设施配套不足,安全运行率和供水保障率大大降低。按照更新改造规划,工程将改造泵站7座,合并建设3座,重建1座,改造渠道152.32公里,改造渠道建筑物164座,更换压力管道13.3公里,新增压力管道18.4公里,配套建设泵站通信自动化系统。
工程工期正好覆盖了春节假期,大家一起与时间赛跑,期待着与家人的团聚。正常情况下,机墩操作平台浇筑使用两套模具,11套模具同时上阵后,用12天时间完成了正常条件下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作业量。室外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7摄氏度,为了保证棚内温度10度以上,每个镇墩单独保温,搭设保温外架,覆盖防火棉被,架内支设火炉,后池11个镇墩混凝土浇筑工程有序开展。主机设备安装中,同步电动机34吨,异步电机28吨,超过天车额定载荷,白天分体吊装,晚上干土建,交叉作业,同时进行,科学施工。
“春节期间,我们安排人员进行值班,空载试运行后,要熟悉新安装图纸资料、设备,提前消化新设备性能。及时松开钢管、伸缩节螺栓,防止在低温环境下冻坏。每3个小时对带电运行的配电设备开展一次技术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王进军说。
这场从春节前夕打响的战斗,还将持续下去,而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脱贫富民的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