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晋宁 记者 魏永平
昔日住破窑洞、吃砂沟水、种贫瘠地,如今住大瓦房、吃自来水、种旱涝保收地。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东要泉村地处塞外边山峪口,水利条件改善后,村民们过上了充盈幸福的生活。
东要泉村曾是山西省国定贫困县天镇县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过去几十年,打井队在方圆200米内没有打出过水,村子被“判”为“无水村”。缺水,成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突出问题。
寻水源、打机井、建水塔、盖新房……近年来,马家皂乡精准施策,于2018年10月破天荒打出了第一眼机井,终结了“无水村”的说法。
据了解,2018年,县乡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先后投资557.38万元,在东要泉村寻找合适地点打机井,铺设管灌管道;2019年,争取省级土地整改项目,建泵站,整修土质河道,采取“住户出一点、县乡筹一点、上级帮一点”的办法,对全村土窑洞进行搬迁改造。
截至目前,东要泉村拥有机井9眼,水浇地达3500亩,人均实现3.7亩水浇地。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全村212户519人住上了安全房。
随着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曙光。大家重拾原来弃荒的耕地,并由过去的单一种植转变为多元种植,村里高产、优质农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全村仅玉米就种植了2500亩,亩产由原来不足800斤增产到1500余斤。仅此一项,村里年增收17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