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菊明
“最盼望十九大能出台扶持偏远城镇发展的政策,让我们这些为水利事业奋斗大半辈子的人,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守得住乡愁。”说这话的是我的三个已经退休的老哥们儿。他们三个童年就跟着父母来到丹江口市,在丹江口市长大,又在丹江口市为水利工程建设付出青春与热血直到退休。
自小他们一起戏水玩耍,工作后分别在汉江集团任中层干部、车间主任、普通工人,虽工作经历差异大,也没有影响他们多年的友情,这不,退休后又每天早上一同行走在梦境般的汉江堤上。他们经常后聊起十八大后中国各方面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台湾最顽固的蔡英文也说只能顽抗三周,美国特朗普当总统后要与习近平套近乎等话题,聊着外面的、身边的大小腐败官员处理了,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汉水长流,汉江边有他们说不完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触发了他们最深刻的感受:他们三人的子女都不在丹江口市工作,每年只能在节假日与子女和孙辈团聚。他们的许多哥们儿随子女在外地生活。有老人还在世的,还会时不时回丹江口市聚聚,这些年有的老人离世后,哥们儿们回来得就少了。记得住乡愁是离开乡村人们的需要,对这些在小城镇生活的人来说,守得住乡愁、让小城镇能发展地更好,是大家最衷心的愿望。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当第一代建设者为水利工程建设奉献青春和热血后,建设地已经成为拖家带口生活的地方。这里是第二代子女成长的地方,长大后他们转化成工程的管理者。改革开放后,中国水利工程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当现代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后,传统的岗位大量消失,第三代孙辈大多数会到外地工作、生活,留下的是不尽的乡愁。
水利建设者们有许多与哥们儿的经历相似。改革开放后建设的工程、成立的公司与引进的项目,设置在国家经济基础好、规模大的城市;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城镇缺乏支撑型企业,会出现小城镇空心化的情况。“加大对中西部中小城镇的产业政策支撑;出台鼓励科研、教育、医疗落脚在中西部城镇的政策,这些单位离开纷杂的都市也更有利于作出成绩;解决城镇最迫切的医疗保障问题。让工作在基层的水利人与其他坚守在中西部城镇的人们守得住乡愁。”这些是身处小城镇的我和我的老哥们儿最想对党说的心里话!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