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今年7月以来,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出现罕见旱情,并呈持续发展态势,抗旱形势非常严峻。这段时间以来,各级水利部门立足抗大旱、抗长旱,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抗旱工作中的“利器”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了旱灾影响和损失,为托举秋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为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抗旱保供水的紧要关头彰显了水利担当。
今年旱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受旱空间范围大、大旱影响范围广,给正值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的秋粮生产以及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和严重威胁。应对特殊旱情就要用超常规举措,在这次抗旱保供水攻坚战中,水利部门发挥重大水利工程“王牌”作用,开展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干流水库群、洞庭湖“四水”干支流水库群、鄱阳湖“五河”干支流水库群抗旱调度,为抗旱提供了强大水源保障。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水利部门“蓄、引、提、调”多措并举,精细调度水工程,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方水,将汩汩清泉送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为百姓止“渴”、为农田解旱。实践已经证明,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最大化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作用,有效破解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难题,为旱区的粮食生产提供“及时雨”,为旱区人民群众提供饮水保障,抗旱成效有目共睹。
大旱之年,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已较为完善,然而在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的当下,仍亟需进一步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以更从容、更主动的姿态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水旱灾害风险。从长远来看,要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和省级水网,推进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着力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应对极端情况能力。同时,还要依托国家骨干网及省级水网的调控作用,优化市县河湖水系布局,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进一步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大事难事见初心,关键时刻显担当。当前仍处于防汛抗旱关键期,仍处于水利人大战大考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立足最不利形势,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全力应对夏秋连旱的严峻局面,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的作用,让每一方水都发挥出最大效益,持之以恒为岁稔年丰、国泰民安筑牢水利基石,贡献水利力量!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