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坝遗址纪念碑 鄄城黄河河务局提供
□毛宁 孙亚杰
江苏坝,原名江苏坝险工,今指山东省鄄城县苏泗庄险工原1—10号坝,是黄河鲁西南段的重要河防工程。由于该段黄河河道高于地面,属于典型的“地上河”,加之湾多流急,黄河如果在此处决口,不仅使整个鲁西南受淹,就连临近的江苏北部等地也会变成一片汪洋。
1925年,黄河李升屯大堤决口,洪水直冲至苏北等地。次年,决口虽被堵合,但若再次决口,洪水仍将威胁苏北。为此,苏北出人、出钱在苏泗庄以上筑起10道堤坝,称之为江苏坝。工程结束后,苏北部分民工留在江苏坝附近落户定居,形成了如今的江苏坝村。
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大军一举突破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黄河天险,打响鲁西南战役,接连攻克郓城、曹县、定陶等地,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同年7月上旬,蒋介石为扭转战局、消灭刘邓大军10万余人,竟密令刘汝明争夺并伺机破坏江苏坝,妄图将之变成第二个花园口。刘汝明接到密电后,协调空军派出3架飞机,对着江苏坝一番狂轰滥炸,致使江苏坝多处出现险情。
如果江苏坝被炸开,冀鲁豫解放区的人们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邓小平和刘伯承立即给参谋长李达下命令:“组织当地沿岸军民,日夜巡防黄河大堤,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决不能让江苏坝成为第二个花园口。”
一场激烈的江苏坝保卫战打响了……
为粉碎敌人的罪恶阴谋,确保江苏坝的安全,鄄城县沿黄民兵和分区部队密切配合,在“地委在、江苏坝在、誓与江苏坝共存亡”的口号下,筹备了诸多抢险加固所需的麻绳、麻袋和柳桩等物品,分散藏匿在江苏坝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在江苏坝村成立了保卫江苏坝临时指挥部,组织地方武装队伍在江苏坝附近日夜巡逻。
眼看飞机轰炸的成效不大,7月25日深夜,刘汝明趁着大雨带兵进占江苏坝,企图挖开坝身,却遭到顽强阻击,无功而返。
7月27日,刘邓大军向羊山发起总攻,国民党连连溃败。蒋介石再次密令刘汝明扒开江苏坝,以解羊山之围。刘汝明当即派出工兵团连夜奔赴鄄城,朝江苏坝方向杀去。次日,我军分区保卫江苏坝临时指挥部在江苏坝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命军分区独立营和鄄城县武委会、民兵队分别对敌人发起突袭,先后在东、西杨楼和小李庄一带同进犯的敌军激战了三昼夜,连续打退敌人的10多次反扑,毙敌500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
29日傍晚,刘邓大军主力火速赶到江苏坝。争夺江苏坝的国民党军队自知不是对手,仓皇逃窜。蒋介石“以水代兵”的阴谋彻底破产。
1952年,当地村民对江苏坝进行续建,增加16道坝,并改名苏泗庄险工。原1—10号坝因河道淤积抬升,加之建成年代久远,工程逐渐废弃,坝体基本消失,目前仅有一座坝体凸显,长约50米,宽9米,高1.1米,是当时江苏坝险工规模最大的坝头。
为保护治黄历史遗址,2019年,山东黄河河务局将江苏坝遗址列入山东黄河历史遗产名录,当地黄河主管部门在江苏坝设立了江苏坝遗址纪念碑,并计划对江苏坝部分坝体进行复原,重现江苏坝初建时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