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25日讯(通讯员 刘丛 曹倍) 3月23日,内蒙古乌梁素海2020年度春季生态补水顺利结束,累计补水2亿立方米,比原计划多补2000万立方米。这是黄委和内蒙古自治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指示精神,连续3年有计划地向乌梁素海实施应急生态补水,累计补水14.09亿立方米。
近年来,黄委高度重视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生态调度,在保证黄河干支流河道生态基流、维持黄河河道生态功能的同时,根据水资源条件,实施向乌梁素海、白洋淀、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区等黄河河道外湖泊、湿地应急生态补水,为维护生态健康提供水资源支持。2020年,黄委早准备、早部署,在制定年度黄河水量调度计划时,针对有关省(区)部署了优先保障乌梁素海、白洋淀、河口保护区湿地以及地下水超采区压采治理等河道外重要湖泊、湿地应急生态补水工作的方案,2020年全年计划向乌梁素海应急生态补水6亿立方米。
今年2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黄河内蒙古封冻河段逐渐进入开河期。2月17日起,为减轻防凌压力、为平稳开河创造条件,黄委开始利用分凌水向乌梁素海进行应急生态补水。3月18日,内蒙古封冻河段全线开通,北总干引黄闸停止分凌后,继续利用北总干渠空渠水向乌梁素海补水,直到3月23日0时补水正式结束。在实时调度过程中,黄委根据黄河来水、用水的变化情况,科学精细调度龙羊峡、刘家峡水库,优化配置水资源,尽可能向乌梁素海多补水、补好水,助力乌梁素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此次补水历时35天,累计补水2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凌汛期多补水2000万立方米。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中为数不多的鸟类迁徙地和繁殖地,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近年来,由于多因素影响,乌梁素海生态功能退化。为改善水质,自2018年2月开始,黄委从三盛公水利枢纽向乌梁素海有计划地进行应急生态补水,补水每年分3个时期,分别为凌汛期补水、灌溉间歇期补水、秋浇后期补水,截至目前累计补水14.09亿立方米。通过补水置换水体,加之内蒙古自治区近些年采取控源减污、修复治理等综合措施,乌梁素海水质明显好转,有效遏制了沼泽化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鱼类鸟类种群逐渐得到恢复,水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