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5日讯(通讯员 郭菲)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项目完成立项工作。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俗称小北干流,是晋陕两省的界河。该河段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游荡不定,造成两岸耕地塌毁、村庄搬迁、机电灌站脱流等,给沿岸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自1982年该河段统一管理以来,先后实施了两期治理工程,已建工程初步控制了主流、滩岸,但河段内治理工程布置仍然不够完善,需要按照《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防洪规划》总体安排继续实施工程治理。2016年,黄委组织编制完成了《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水利部;2018年10月,水利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该项目可研报告及审查意见;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意见。为加快项目审批,黄委规计局先后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设计方案、工程涉及环境敏感区处理等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汇报,并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有关领导赴现场查勘,最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可研报告。
根据批复,本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续建控导、护岸工程14处,总长31.04千米;加固控导工程2处,长2.12千米;新建、改建防汛道路长20.70千米。下一步,黄委规计局将加快推进该项目初步设计有关工作,争取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早日实施,尽快发挥工程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