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6月15日讯(记者 蒲飞 通讯员 赵何晶)6月13日,位于郑州北郊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模型黄河”试验基地1号大厅再次放水模拟黄河下游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洪水演进情况。黄委领导岳中明、苏茂林、薛松贵、李文学、姚文广现场观摩试验进展情况。
此次试验,科研人员在水平比尺600、垂直比尺60的动床模型上,按照现状河道边界条件,开展花园口站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洪水预报试验,预演黄河下游洪水演进状况和工情、险情。试验中运用了无人机、含沙量仪、浑水地形仪等先进设备采集数据。
据介绍,本轮洪水演进预报试验将连续开展三年,分别模拟不同频率洪峰量级的典型洪水。此前,黄委已于2016年汛前开展了22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大洪水演进试验,试验结果为防洪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了诸多警示。根据计划,明年将开展10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洪水演进试验。
岳中明一行在听取了黄科院关于黄河物理模型基地整体情况汇报后,沿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模型观看洪水演进过程。岳中明对实体模型试验的作用和为黄河防汛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同时强调,黄河科研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模型黄河”自动化测控系统的引进与开发,让试验数据的获得更加快速便捷,直观高效地展示研究成果。
黄委有关机关部门、委属单位负责同志和研究人员观摩了试验。黄科院泥沙所、小浪底研究中心、水力学所近百名科研人员参与放水测验和模拟试验研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