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通讯员纪红云9月13日报道:9月13日讯 俗语说,“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初秋时节,黄河大堤上正是各种杂草疯长结籽的时候。有着丰富经验的黄河人,天还没亮,就已经背起打草机,动身打草了。
走在山东东平湖梁山管理局任庄管理段的大堤上,追踪着嗡嗡嗡的机器轰鸣声,笔者见到了该段的小伙子张成良,趁着他休息的空,和他聊了起来。
“段长夸你是段上干活最快最好的,这打草也有秘诀吗?”
“有,嘿嘿。”他诡秘一笑,黝黑的脸上开出花来。
“我爸以前是老段长,小时候听惯了他讲大堤上干活的事。打草,只要用了心,谁都能干好。”他边说边脱下鞋,在地上磕一磕,倒出不少草沫和细小的石子。
“任务完成多少了?”
“九百米的任务,完成百分之六十了吧,今年夏天雨水勤,草长的厚,韧度也比往常大的多,打起来就比较费劲,今天第五天了,再有三天就能收工了。”他拍了拍手,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手上有黄黑色的茧子。
谈了不到二十分钟,他站起来,戴上手套、眼镜,开始继续打草了。
任庄管理段辖区内堤防共11公里,这个段所的年轻人最多,实行责任制划分,每人任务是900米,段长和养护队长负责分担剩余的1200米任务。
沿着大堤,继续往前走,遇到张强的媳妇来给他送饭。媳妇让他趁热吃,他非要打完一段后再吃饭。媳妇有点不高兴,“早上四点天还黑着呢,就出门了,到现在都快十点了,肚子能不饿啊?就是倔!”
谈起张强,她话很多,“他干活慢,总比别人行动早,但是干活仔细,干过的活,没有返工过。去年买了辆山地车,平时喜欢和他那帮骑友们到堤上来骑车,最爱向别人显摆这干净清亮的大堤有他的功劳......”
再往前走,大堤边上的村庄明显多了起来。这段的责任人是刘泰曰,五十多岁,快要退休了。责任段是他的“老根据地”了。大伙最头疼邻近村庄的堤段,村民堆放的垃圾多,柴禾多,违章种植多。他在这干活却没有那么多麻烦。“村民们看我是老头子,都让着我,谁家堆放的柴禾,喊一嗓子,人家就赶紧挪走了。”轻松话语的背后,隐藏着他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和性格中的宽容与柔和。
割草机的嗡鸣声或低或高,或急或缓,伴随着平坦洁净的道路向远处弯曲延伸,间或跳出一抹“迷彩绿”,奏响了金秋最动听的“大堤协奏曲”。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