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灯林 通讯员 孙光辉
冬日暖阳轻柔洒射,天鹅、野鸭等众多鸟类在水面嬉戏,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在山东省东营市徐徐铺展。
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坚持“五水统筹”“六水共治”,努力探索具有东营特色的治水兴水之路,在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东营担当、贡献东营力量。
“五水统筹”“六水共治”绘蓝图
统筹做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篇”大文章,坚持治污水、分雨水、纳洪水、排涝水、用中水、节黄水的总体思路,是东营市治水兴水力争上游,立足市域特色精心绘制的一张蓝图。
聚焦“五水统筹”,东营市政府制定实施《东营市全面建设生态城市五水统筹治理规划(2019—2035年)》,组织编制《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和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规划。聚焦“六水共治”,东营市组织专业机构编制完成《东营市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东营市中心城无内涝城市建设方案》等多个规划方案,明确了推进大保护、大治理的治理方案,以及路线图和时间表。
综合施策全力保障水安全
东营市着眼城市防汛安全、生态安全、水源安全和城市未来发展,谋划实施了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的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工程于去年11月开工,已于今年6月底完成主体工程,12月底将完成湿地主体工程。今年汛期,工程已经初步发挥显现出蓄滞洪功能,开始吸纳城区强降雨外排流入广利河的雨水。
53岁的市民陈莹每天都会路过天鹅湖蓄滞洪工程所在区域。他说,原来这里的盐田、养殖厂等散乱污企业得到了彻底整治。“现在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此觅食栖息。”据悉,工程完工后,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通过小清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防洪综合治理,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城区79处积水点改造工程、16条水系贯通工程、57座泵站和45座泵井改造提升工程、67个内涝严重小区应急排水工程、68个沿河小区就近入河改造工程等,加快了“无内涝城市”建设之路;建成防汛排涝智慧调度系统、中心城防洪排涝组织协调和指挥调度系统,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两手抓,使东营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由整体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活水净水守护黄河三角洲
东营市中心城区骨干水网“九横十纵”,毛细水系众多。2019年至2020年,东营通过贯通16条水系,实现了河相通、水相连、能循环。
今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漫滩补水,清水沟流路两侧漫滩补水面积达到18万亩,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区内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再现了“鸟类国际机场”的壮美景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这得益于水系畅通之后,黄河三角洲4.48亿立方米的应急生态水及时补入。
生态补水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家住东城安泰南区的孟庆鹏说:“环境好了,我们一家人每天都沿着周边水系散步,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身心。”
目前,东营市聚焦“五大污染源、四个重点整治环节、九大类工程”,实施中心城广利河、溢洪河“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年底将完成主体工程。届时,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湿地是东营的一大地域特色,实施湿地保护性修复工程,对东营意义重大。目前,东营新建成东七路湿地、五六干合排湿地、零排沟湿地,完成溢洪河湿地、垦利区西郊人工湿地等多个湿地改造提升。
如今,全力打造“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湿地文明之城,一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极具特色的入海口城市正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