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联防信息系统
□本报记者
蔡麒麟 文/图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让浙江水旱灾害多发。其中,山洪灾害影响范围涉及69个县,超过全省总县数的3/4。
浙江近年来聚焦“风险在哪里、何时会发生、怎样来管控”等关键问题,立足于打造精准化、全面化、高效化的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山洪预警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打响防御主动仗
9月,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紧随“轩岚诺”,挟风带雨,直扑浙江。两个台风带来的部分强降雨区域重叠,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山洪灾害风险极高。
“你好!根据省水文中心发布的山洪预报预警信息,你市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极大。请迅速落实相关措施。”9月13日一早,浙江省水利厅值班人员根据规则“叫应”海曙区、奉化区等地基层政府负责人和相关市县水利部门负责人,确保预警信息即时到人、防范措施准备到位。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回复,我们会追加电话提醒,确保地方能够被‘叫醒’应答。”山洪预警组值班人员周政杰说。截至9月15日14时,浙江省级部门联合发布未来24小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141县次,全省通过山洪预警平台发送预警短信34.3万条。截至14日22时,全省转移超6.1万人。
浙江省水利厅近年来不断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强化与气象部门合作,共享气象高精度数值预报成果,实现省、市、县三级水利气象部门联合预警全覆盖;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研发多时段、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打造山洪预警矩阵,进一步延长山洪灾害预见期。
锻造智慧化防御利器
与山洪赛跑,抢的是预警拉响时的“起跑时间”,数字化防汛是浙江的一大利器。目前,浙江已经建设并上线了“山洪联防”数字化应用平台,为山洪灾害精密智控提供了强大支撑。
全省1.2万多个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的相关信息,清楚地呈现在应用背景图上,27.3万名危险区域人员清单一目了然。随着实况降雨的演进,不同时间尺度的风险预警层层发出。
“这一应用可实现快速动态分析,延长山洪预见期。”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人说,“山洪联防”数字化应用构建起了预警对象与监测要素的拓扑关系,滚动跟踪降雨预报和关联预警信息,为防御措施前置预留时间。
山洪风险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是一份份精准预报预测,也是一个个高精度、关键性水文数据在“把脉江河”中见真章。
当前,浙江建有水文雨量站8354个,共享气象雨量站4045个,雨量站平均密度为9平方公里一站。浙江在原有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北斗卫星信号传输通道,消除天气、地形等因素对监测数据传输的不利影响,有力保障水文数据传输,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完善科技预警体系
近日在永康市,107套声光防汛电预警设备安装完毕。在完成数据采集和设备调试后,相关数据将接入“山洪联防”,完善当地“智慧防汛”预警机制,为“水安全”应急管理添砖加瓦。
在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山谷里”艺术基地,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的监控探头,全年无休地监测着龙西溪。当山洪发生时,设置的预警指标会通过声音和灯光,第一时间给山洪危险区群众发出预警,并与村级应急广播联动,预警时间更短更高效。
浙江近年来大力推进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安装,从单靠“吹哨人”到联合“预警机”,大大提升夜间突发山洪或极端条件下山洪防御“村自为战”能力,较好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不报、漏报、迟报等问题。
“通过建立预报预警、监测预警和现地预警互为补充的预警体系,拓展风险预警对象及发布渠道,实现山洪预警多时空尺度全覆盖。”浙江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24小时预报预警+未来3小时短临预警+实时监测预警+现地直接预警”的渐进式预警组合,在时间维度上增加山洪预警的时效性和可靠度。电子围栏等技术强化了公众预警,在空间维度上强化了从点对点到村到人和公众预警全网发布的点面结合,力争实现山洪风险区、影响区全域覆盖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全员覆盖。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