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永平 通讯员 张超
轻轻一拧水龙头,清澈洁净的自来水喷涌而出,看着从自家水管里哗哗流出的清水,纂木村村民马爱琴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在她的眼里这清水似乎比蜜还甜,因为在过去,这里可是名副其实的“上甘岭”。
纂木村位于山西寿阳县西洛镇,辖7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这里不仅地理位置偏僻,加之海拔高,地质条件差,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过去村民用水都要走上好几里山路到收集雨水的旱井里甚至是低洼处的水沟里挑水,不仅水量少而且水质差。淘米的水洗菜,洗完菜再洗手,这样一水多用、反复使用的情况都是家常便饭。吃水难不仅已经困扰了这里的几代人,而且也成了制约纂木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切实解决吃水难问题,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寿阳县2017年将投资380万元的纂木南梁人畜饮水工程正式提上日程。这项惠民工程也引起了县委书记郝鹏鸿的高度重视。他积极协调解决困难,紧盯工程质量进度,先后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调研指导工作。他表示,惠民工程必须做好做实,解决吃水难作为最基础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更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让群众满意就是标准。
最终在郝鹏鸿和包村领导傅贵亨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共建成550米深井一口、200立方水塔一座、20立方水塔五座,使15个自然村的1480余人告别吃水难问题。2018年春节前夕,清澈洁净的自来水成功送到了每一户村民家中,流淌的清水也映红了每个人幸福的笑脸。
回忆起从前的吃水难,村民曹春爱说:“从前全村就靠着几口旱井和山下的水沟,挑一担水得走上好几里羊肠小道,特别是夏秋季节,如果连续15天不下雨,就会断水,还要到外村去拉水,一盆水用上好几遍也舍不得倒掉,现在这苦日子总算过去了。”
“通水那天我还放了两挂鞭炮,真是太高兴了,水都接到家里来了,真是想都不敢想,真是太感谢我们的政府领导了,可是给大伙办了件大好事啊,我们的好日子总算是盼来了。”村民麻润梅高兴地对饮水到户赞不绝口,总有一种从心里透出来的喜庆劲儿。
过去吃水难,如今水入户,纂木村不仅告别了“上甘岭”,崎岖难行的进村道路也变成了通途大道,这也是寿阳县委、政府多年来切实解决百姓难题,不忘初心惠及民生的生动体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