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成栋 记者 吴頔 蒋文
“不但蓄住了水,水库也没得事!”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占家湾水库扛住了刚刚过去的一轮当地历史极值强降雨,通江县水务局副局长张会林不禁发出感叹。
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占家湾水库,设计库容只有26万立方米。在四川省8000多座水库中,这个体量“排不上号”。“别看小,在汛期发挥的作用却很大。”占家湾水库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功应对此次强降雨,占家湾水库制胜的法宝是什么?答案是水库除险加固。
四川省90%的水库始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其中部分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建设时多属“三边工程”,工程建设标准普遍偏低。水库若带病运行,必然影响安全度汛。
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水库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断规范水库运行管理,层层组织开展水库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建立了“一库一策”安全监管方案。今年汛前,全省完成了近40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任务。
“装修”后的占家湾水库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虽然半个月前水库曾出现溢洪现象,但是面对此次强降雨仍能正常调度,并最终化险为夷。
“今后两年,通江县还将对全县50多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张会林说,这次占家湾水库的优秀表现,让他坚定了信心。
四川省农水局水库处处长王斌同样满怀信心,他说:“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新修工程还重要。”
“这些水库虽然不大,但在防汛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加固措施得当,这些水库在防汛抗旱等方面都将取得显著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