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艳芹
雨来了!
7月9日以来,陕西省榆林市出现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强降雨天气。据统计,全市 202个气象监测站中,有129个站降雨量大于50毫米, 7个站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133毫米。本次强降雨造成榆林市横山、靖边、定边、佳县等县区受灾,2座水库上坝道路、5座淤地坝、6.6公里供水管线、1处在建堤防不同程度受损。
面对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榆林市水利局以密而不疏的精心安排、有条不紊的统筹推进、全力以赴的作战姿态,迅速投入这场强降雨防御战。
“早”字当头,提前安排部署
疾风迅猛、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面对极端恶劣天气,榆林市水利局同时间赛跑,和困难斗争。
7月8日以来,按照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榆林市水利局连续下发文件对防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紧急组织会商研判的基础上,于7月9日19 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响应,对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该局要求县市区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全面实行“双带双值”,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充分利用水文站、视频站每两小时上报一次水情、工情。随即,全市最大在建水利工程黄河东线引水工程迅速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撤离,工程全线停工。
“准”字发力,及时排除隐患
隐患险情排查,是打好强降雨防御战的关键。
榆林市水利局紧急派出6路工作组赴县区一线,督导水库、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履职尽责,加密库坝巡查和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放水、泄洪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正常运行。强化巡河查险,尤其紧盯黄河、无定河、大理河、佳芦河等沿河两岸低洼地带和薄弱区域,及时排除险情。
榆林各县市区全力防御强降雨过程,绥德县水利局密切关注雨水工情,及时向水文单位了解河流水位变化,组织县河库服务站深入重要河道,紧盯河道、堤防、水库等重点部位,落实巡堤查险措施,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神木市水利局党员干部全员上岗到位,争分夺秒,充分履行防汛职责,落实包库、包坝、包沟责任制,对可能发生险情的地区挨家挨户敲门劝离。
“实”字托底,全力打好防御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7月11日11时,榆林市水文勘测中心不断传来大理河青阳岔站水位迅速上涨的信息,引起值班人员注意。市水利局迅速组织专家分析研判,密切观测水情水势发展。紧接着,境内马湖峪河、黑木头川等中小河流不断传来涨水信息,顿时,榆林市水利局防御值班室全体人员迅速进入实战状态。
“我们充分利用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成果,组织提早研判可能受淹范围,提前做好转移撤离准备。同时,紧盯山洪重点防治区,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群测群防体系及‘三大运营商’作用,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责任人和危险区群众,同时进一步强化外来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管理,落实预警发布和转移帮扶责任,夯实敲门入户的叫应机制及网格化的包保责任,提前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撤离避险工作,坚决做到责任到村、到户、到人,关键时刻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榆林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图,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屈振军介绍道。
此外,榆林市水利局还要求全市大中型水库严格执行调度运用计划,适时预泄腾库,为紧急情况洪水调度提供有利条件;对下游住人、有重要设施的重点淤地坝严格按照度汛预案,明确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转移地点等,确保安全;并强化在建涉水工程监管,要求凡在行洪河道施工单位,一律停止作业,提前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
7月12日,本次强降雨过程暂告一段落,但水旱灾害防御任务依旧艰巨。榆林市水利局局长李胜元说:“我们将继续强化应急值守,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扎实做好河流、库坝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同时在深入查找榆林防御短板弱项的基础上,研究提升防御手段能力,切实为保障全市安全度汛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