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艳芹
“大水来临前,必须再全部检查一遍。”6月16日,冒着大雨驱车赶到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水文站时,站长陈晏军和年轻帅气的小伙徐骏刚从50公里外的大安和留旗营水文站巡查回来。陈晏军脸上冒着热汗,气喘吁吁地说。
武侯镇水文站是汉江干流上游第一个水文站,设立于解放前的1935年,是汉中最早设立的水文站。该站控制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集水面积3092平方公里,共有4名工作人员,1名站长和3名职工。
“除大安和留旗营2处防汛专用水文站外,我们还管辖茶店子国家基本水文站和29处雨量站。”陈晏军补充说。
人少任务重,未雨绸缪、及早准备是首选决策。
6月15日下午,接到省市强降雨预警信息后,站上所有人员立即进入备战状态,流速仪、缆道、网络通讯、夜间照明等仪器设备一一仔细检修维护。
紧张忙碌却有条不紊,是历经多年雨洪考验后的从容镇定。
6月16日凌晨3时,开始降雨,雨不大,细如发丝;5时降雨量观测;8时4人全部各就各位,观测水位、水温、蒸发量,取泥沙样,测流,统计上报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默契。
雨在下,水在涨,河道水面愈来愈宽,淹没了平时常走的石子路,淹没了一畦畦附近农家种的蔬菜。河水浊浪翻滚,令过往路人皆惊惧失色。可见惯了疾风骤雨,惊涛骇浪的他们,却一次又一次下到河岸边,看水位、取泥沙样、测流……神情泰然自若、脚步沉稳有力、动作从容不迫。
“流量在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每小时要测报一次河道水位流量,最紧张的时候,每6分钟监测一次。”陈晏军坐在电脑前边输入观测数据,边盯着窗外,指挥帅小伙徐骏和大个子郭和平用缆道操纵铅鱼进行自动化测流。
铅鱼顺着横穿河道上空的缆道滑行到合适的位置,随后被下放、入水,到达一定深度,又上升,直至被安全放到平台。一系列程序像是流水线作业一样,到哪个环节,谁该做什么,都一清二楚,配合默契。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观测条件已经很好了。以前老一辈水文人用木筏子、木船、吊箱等施测,不仅费时费力,危险性也高。”陈晏军说。
19时,洪峰过境,水位558.6米,流量1390立方米每秒。值班室里,另一名职工宋品江在蚊虫的包围和攻击中,细心地统计着各类观测数据,并迅速传输上报。
据他介绍,武侯镇水文站不仅承担降水、蒸发、水位、流量、泥沙等测验项目,还承担向国家防总、长江委、省防指及下游市县防汛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提供雨水情信息的任务,是防汛一线最前沿的“耳目”和“参谋”。水文尖兵不顾生命危险,在风口浪尖采集到的每个数据,直接影响各级防汛指挥决策决断。
16日21时,乡村的夜晚寂静一片。陈晏军他们打着手电筒,又去河道里观测。陈晏军说:“我们水文站上游有两条大的支流,一条叫玉带河,一条叫沮水河,现在只有玉带河的涨水过来,沮水河河道长、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大,涨水来得慢,等沮水河的涨水过来时,今晚还会有河水返涨现象,所以不敢放松警惕。”
此番忙完坐下一杯热水还没喝完,22时50分,陈晏军他们又下河施测去了。“每一次大水,都要完成从起涨到峰顶,再从峰顶到河水落平的完整测报,不能漏报少报。”陈晏军边说边画了一个曲线示意图加以解释。
夜已经很深了,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水文站的灯光依然还亮着。这,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