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月7日讯(记者 刘艳芹)2018年,陕西省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坚持精准扶贫水利先行、精准脱贫水利保障,锁定贫困对象,聚焦精准发力,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年完成农村饮水投资34.4亿元,建成工程6183处,解决和改善了594.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超300万人年度目标任务的98%,年度计划摘帽的23个贫困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0%以上,脱贫退出的3303个贫困村、101.7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为了让饮水安全项目迅速落地见效,群众尽早享受安全健康的饮用水,陕西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国定贫困县退出验收标准,把工程受益范围覆盖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重点部署推进。省水利厅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脱贫办公室,编制农村饮水安全三年滚动计划,精准精细施策推进,并研究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等饮水安全评价标准。通过增加财政资金投资、涉农资金整合和贷款融资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在原有财政资金规模基础上,2018年省级新增30.5亿元专项用于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按照“省负总责有紧迫感清清楚楚,市县落实有责任感实实在在,贫困户有获得感明明白白”的要求,省水利厅联合省级6个厅委制定下发了工作考核办法,坚持常态化督导检查,涉及全省10市60多个县区。同时,建立了旬报、月报统计制度,密切跟踪和掌握各地建设动态,全力加快建设进度。
并切实加强饮水安全项目建后运行管理。持续推行专管机构、管理办法、维修基金“三个一”管护制度,结合推进“量化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有效解决工程“没人管、没法管、没钱管”的问题。抓住水源保护、净化消毒等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水质监测、检测和卫生学评价等,杜绝水质污染和饮水安全事故。积极与卫生疾控单位密切协作,携手建立省、市、县饮水安全保障联席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了卫计部门抽检、水利部门巡检、供水单位自检的水质安全保障体系,饮水型砷中毒达到预期控制目标,饮水型氟中毒状况得以有效控制,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和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村镇供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有力确保了城乡居民生活有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