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9月7日讯(特约记者 赵晓晨)今年,陕西省延安市立足革命老区实际,着眼实现率先整体脱贫,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年度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完工,完成建设投资2.61亿元,建成供水工程956处,解决了26.5万群众的饮水问题,并使3.88万贫困人口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2018年是延安市确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覆盖年”。新年伊始,全市就抓早动快,高位推动,及时开展了饮水安全状况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与各县区、各县区与水务部门,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市水务局又专门制定了《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覆盖实施方案》,落实7名班子成员分片包抓县区,督促各地倒排工期,节点控制,确保8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10月底前竣工通水并完成退出核查认定。
入春以来,为打破常规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延安市不失时机启动了水利脱贫攻坚“百人督导行动”,从全市水务系统抽调的百余名干部职工,共组成13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区明察暗访、督导检查,重点对水质不达标和建后管理未落实的村组,以“一县一单”的形式通报县区政府,责令限期配套净化消毒设施,加快补齐建后运行管护短板,确保年度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针对破解建设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延安市善用“五块钱”多方筹措资金,即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用好中省的钱;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足本级的钱;重视发挥融资平台功能,用尽银行的钱;倡导国企结对帮扶支持,用实企业的钱;充分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用活社会的钱,全市共落实到位资金2.34亿元,并结合饮水安全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大稽查、审计、督查相结合的项目监管力度,努力做到工程、资金、干部、生产“四个安全”。
在加强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方面,延安市认真落实“三个一”长效机制,市级运行管理办法与维修养护基金制度已报政府审批,13个县区均组建了县级专管机构,出台了运行管理办法,建立了维修养护基金,累计提取资金1499万元,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同时,坚持“锁定对象、全面覆盖”的原则,按照县级自查、市级认定、省级抽查的程序,启动了年度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达标核查认定工作,确保年底如期实现“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整体脱贫”目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