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1
月
21
日
讯(通讯员 秦延安)冬日的塞北榆林,天寒地冻,但是在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巴拉素等乡镇,记者看到,到处都是群众热情高涨的栽植沙棘情景。据了解,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今年,榆阳区已新栽沙棘12.4万亩。
“荒地盖被子,农民数票子”。这是榆林市榆阳区群众对沙棘这项新兴产业的真实评价。近年来,水利部沙棘中心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力推广沙棘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农民每栽植一亩沙棘可获劳务费12元,每年每亩管护费4元,挂果后沙棘中心全部收购沙棘果、沙棘叶。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农民栽植沙棘的热情。
入冬以来,榆阳区补浪河、巴拉素、鱼河峁等乡镇在水利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荒沙荒沟、路边河谷,全面上劳力栽沙棘。在补浪河乡云滩村,还有一支20多人组成的沙棘种植队,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栽植技术过关,成为邻近乡村抢聘的一支专业队伍。利用农闲,不出远门,便可打短工挣钱,当地群众干劲很大。巴拉素在硬地梁河谷沿线的河谷、沙湾栽植沙棘,以地下水位较高来保证沙棘的成活率。鱼河峁镇在桐条沟沟道栽植,还实现了封沟治沟保水土的双赢。截至12月底,沙棘中心调运的1730万株沙棘苗已被抢种一光,榆阳区在补浪河、巴拉素、鱼河峁等14个乡镇完成新栽沙棘面积12.4万亩,据沙棘中心抽检,成活率均在87%以上。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