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凤玉 徐希峰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沂蒙山区腹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成为制约当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郯城县立足县域水情,深化水权交易改革,完善制度体系、计量体系、交易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高效配置水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
完善机制
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下,用水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如何在坚持“四水四定”的前提下,突破水资源瓶颈?
2021年起,郯城县把水权交易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成立水权交易改革工作专班,由县水利局牵头,行政审批服务、发展改革、税务、综合执法等单位合力攻坚,围绕省、市关于水权交易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过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逐步明确了改革任务和具体措施。针对水权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主体、可交易水量、交易价格和期限等,起草制定6项配套制度。
2021年11月22日,临沂市味美特食品有限公司与郯城县东方矿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成为郯城县首笔水权交易。郯城县水权交易改革进入实践阶段。
精确计量
可交易用水量的精准计量是水权交易的关键。
在工业企业用水方面,县水利局联合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严把取水许可审核关,根据全县水资源实际和企业近三年来用水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取用水量。同时,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取水、超许可用水行为,确保用水指标的合理、规范、高效使用。针对全县用水计量设施老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的问题,郯城县投入400余万元专项资金购买智能水表,水利部门为所有用水户统一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取水户取用水时,取水口终端即时生成瞬时流量和累计水量,同时传输到监控平台。全县228户取水户均安装了插入式流量计、管段式流量计,做到用水量精准计量、实时监测。
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全县8个中型灌区用水全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灌区管理机构向水利部门办理取水许可证,根据用水定额将水权分配到各乡镇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会控制使用乡镇级灌溉用水量。同时投资896万元,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在灌区渠首及干渠安装13台(套)计量设施,在灌溉机井配套安装732套控制器和流量计,覆盖有效灌溉面积81万亩,实现精准计量,为下一步灌区用水指标入市交易提供了数据支撑。
广泛动员
2022年7月15日,山东鲁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富余的2.05万立方米用水指标,分别转让给郯城县华龙加油站、郯龙中心加油站、山东淇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从企业提出需求、确定交易水量和价格到签订协议、完成转让,全程仅用时1个月,比第一次交易用时缩短了近2个月。水权交易模式更加清晰,流程更加顺畅。
水权交易改革启动伊始,郯城县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强政策指导,打消企业疑虑,动员更多用水户主动通过水权交易破解用水指标短缺难题。郯城县水务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于2019年立项,但因无用水指标迟迟无法开工建设。县水务集团向县水利局申请,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从郯城县李庄灌区购买用水量1000万立方米,解决了企业困境。
水权交易改革对倒逼企业深化节水措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郯城县东方矿业有限公司为减少购买用水指标费用,成立节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节水制度。每年年初,企业根据用水权确权量,确定当年各系统用水计划;企业的绿化区域全部从喷灌改为滴灌。
在让买方受益的同时,水权交易也让卖方企业获益,大大激发了企业实施节水改造的积极性。2021年以来,全县16家重点用水企业累计投入节水改造资金500余万元,新上节水设备20余套,节约水资源300余万吨。
“我们将梳理、推广典型经验,持续规范水权交易行为,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郯城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波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