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室青年职工合影

刘纯青编发《情况交流》
□本报通讯员 毛明辉 文/图
作为联系上下、沟通内外的“窗口”,办公室往往是单位的“中枢部门”之一,起着综合、枢纽、协调的关键作用,也往往是考验职工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和“赛马场”。
走进山东东平黄河河务局办公室,眼前,布满文字的电脑屏幕映照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平日里,他们守在电话旁,跑在楼梯上,忙碌的工作中迸发出激情与活力。“五四”青年节之际,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新生力量的青春故事。
年收发公文600余件的
“能手秘书”
一走进办公室,就看到正对着门口办公桌上堆放着一摞摞用曲别针规整好的红头文件,桌前坐着的李儒博正忙于处理事务。瘦高个,皮肤白皙,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彬彬有礼,做事专注认真,这是李儒博给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办公室秘书,李儒博需要做好“上传下达”:收发公文、传阅、交办、督办……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时间紧、任务重的临时性收发文工作,这不仅要求速度快、效率高,更考验着应急能力和专业水平。李儒博认真钻研,熟悉业务,保质保速地将每一项工作完成好。各个办公室上下楼来回跑,他平均每天保持1万余步的“运动量”。
在2019年第一次局务会中,有这样一段数据罗列,涵盖了秘书工作的“台前幕后”:收发公文613件,撰写各种报告等综合材料69篇,编写会议纪要72件,电话通知96条,用印1021次……这一串数字,不仅记录了李儒博的工作量,更是他辛勤付出的成果。有时夜已深,办公楼依旧亮着那盏孤独的灯。对此,李儒博腼腆地说:“年轻,有活力,累点没啥。”
年编发内部资料44期的
“细心编辑”
翻开每周编发一期的东平黄河河务局内部资料《情况交流》,栏目设置丰富多彩,简约设计图文并茂,让人耳目一新。
刘纯青,办公室行政管理科职工,也是《情况交流》的主编人。作为局属各单位各部门获取资讯、畅通工作交流渠道的内部资料,《情况交流》凝聚了刘纯青大量心血。工作时,刘纯青常常在看手机,这并不是她工作不认真,而是每次局工作交流群提示铃声一响,刘纯青都会第一时间打开手机查看消息,生怕错过重要的新闻线索,然后了解事情经过,联系作者采写新闻……无论大事小事,她逐一筛选,再对合适的内容精心编辑,为编发《情况交流》做好准备。仅2018年,刘纯青就编发了44期。
编辑《情况交流》仅仅是她工作的一部分,作为联系人,刘纯青每周四要上报重点工作,包括重点工作内容、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下周工作打算等。
联络人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但联络工作又十分繁琐。每当需要联络和搜集进展信息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常常是电话刚放下,铃声又再次响起,刘纯青再次接听,详细记录,重点工作反复联络,直至此项工作完成……
而刘纯青的家远在400余里外的枣庄,不到2岁的孩子主要交给家人照看,而她每个月只能和孩子见一次面,饱受思念之苦。
刘纯青说:“想孩子是肯定的,平常只能晚上通过视频和孩子聊聊天,沟通下感情。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从身边的同事感受到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这些都是我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我努力的方向和标杆。能够在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我感到很幸福!”
年整理档案1000余件的
“严谨姑娘”
在档案员张璐璐的电脑屏幕上,待机屏保常常出现她的座右铭:“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整理档案是个细活儿,从收集到归档再到入库等,每个步骤都不容马虎,要求整理人必须细心、认真、负责。就拿其中的一项“编页码”来说,看似简单,一旦有一页出现错误,就前功尽弃。张璐璐每次整理档案都十分认真细致,并且每整理完一本长卷,她都会再认真核对一遍。
东平黄河河务局的档案整理是个“大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整理归档达1000余件,且不同类型的归档严格要求,必须准确无误。从事档案工作后,她再也没有说过“大概”“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话,遇到不会的就问、不懂的就学,张璐璐说:“必须精工出细活。”
整理档案还是个力气活。每次整理好档案归档时,她都要踮着脚尖,双手托举着一摞厚厚的档案盒,整齐地排在密集架上,一天下来,两条手臂累得酸疼。
努力就有回报。在东平黄河河务局办公室这个部门里,还有“安全行车”100万公里无事故驾驶员王鑫、林伟、代海石,每天收发报纸近100余份的勤务员王松岳……一枚枚锃亮的奖牌,一个个闪光的成绩,映照着青年职工无悔的付出,凝聚着他们的辛勤汗水,更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他们,是五月里绚丽的花海,践行着新时代水利精神,用青春拥抱时代!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