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11日讯 (特约记者 杨成)寒冬时节,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余丁乡黄羊村田野上,一幅“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优美画卷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大小沟渠纵横相连,路两侧的防渗渠平整而美观,一块块良田如同棋盘一样整齐地排列着。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解决了农田水系不畅的问题,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都能顺利开进田间作业。”黄羊村村民刘丽说。刘丽是余丁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第一批尝到甜头的农民,该项目让她家的收成几乎翻了一番。
带来这一变化的是多年来中宁县连续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近年来,中宁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枸杞、玉米、中药材、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高效特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今年,中宁县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导,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及其它业态有机结合,实施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839.56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受益企业和项目受益区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在9月份,中宁县在鸣沙镇开工建设了1.57万亩的五道渠村、鸣沙村两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完成投资1436万元,砌护渠道78.9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888座,安装畦田口7364座,清淤沟道8.5公里米,改造泵站1座,改良土壤秸秆还田9400亩,整修生产路27公里;硬化混凝土道路0.86公里。
“2018年,全县投资649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38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5个,目前已经完工3个,2个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明年5月左右全部完工。”中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胡春涛说,今年完成的渠道砌护和配套工程,受到项目区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富民工程、幸福工程,项工程助力了乡村振兴,真正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