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28日讯(特约记者 杨成)截至2017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基本形成了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海原连通总管工程为骨架,以七营、李旺、后塘等55处工程为支撑的农村供水管网体系。全县156个行政村863个自然村全部通水到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4%。如今,村民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自来水。
缺水、干旱,这是海原县带了数百年的地域性“标签”。海原县现有农村常住人口7.2万户31万人,大半村民居住在山大沟深的地方,吃水异常困难。要想真正解决当地人的“吃水难”问题,就得先给村里通上自来水。
去年,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海原连通总管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滔滔黄河水通过3级加压泵站进入海原县城,再通过53公里串巷管道,109公里入户管道,全县156个行政村863 个自然村全部通水到村,26万农村人口彻底告别“吃水难”。
说起喝上自来水,八斗村村民老刘以前做梦也没想过。过去他们只能喝山上的水,每隔四五天才能供一次水,想要随时用水那是不可能的事。要想洗衣服,就得用桶将存储的水先倒入洗衣机,而现在通了自来水后,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隔壁的老李听说记者来做客,特地把记者请到家里喝口纯净的自来水。老李说,没通自来水前,他们打井水喝, 地下20多米的地表水烧开后会有很大的水碱,有的时候水质偏黄,可以说是一口水,半口沙。
海原县农村人畜饮水管理站站长李伟宝说:“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实施,我们县的农村饮水供水范围不断扩大,供水量也在逐年增大,供水水质不断提升,受水人口持续增加,越来越多山区村民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用上自来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