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宁夏惠农区:昔日“白花花” 今日“绿油油”
 
分享到:
2018-05-31

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

如今“绿油油”可以种庄稼

  记者 孟砚岷

  “以前白花花的盐碱地,现在都种上粮食了,而且收成还能一年比一年好,盐碱地真能生金呢!”5月30日,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汪家庄村8旬老汉李仁方感慨地说。

  这是惠农区把盐碱地改良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组织实施一批水利骨干工程,示范推广一批农艺措施,盐碱地改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惠农区现有耕地32万亩,需要持续改良盐渍化耕地面积23.8万亩,其中轻盐渍化17.8万亩,占盐渍化耕地面积的74.8%;中盐渍化4.8万亩,占盐渍化耕地面积的20.2%;重盐渍化1.2万亩,占盐渍化耕地面积的5.0%。各乡镇均有中盐渍化、重盐渍化耕地型分布,中盐渍化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河滩沿线,重盐渍化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庙湖、盐湖滩、黑龙沟一带。中盐渍化、重盐渍化耕地,主要种植玉米、油葵、枸杞、水稻等耐盐作物。

  2013年以来,惠农区启动实施“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骨干排水沟工程”。2016年组织实施了燕子墩乡汪家庄、燕子墩乡上宝闸村、礼和乡星火村、庙台乡寇家桥村和惠农监狱一站等沟道治理和暗管排水工程,支沟治理5条9.4公里,完成上宝闸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和庙台乡农水改造区,盐碱地改良治理面积4.15万亩。2017年度组织实施了燕子墩乡引黄灌区盐碱地改良工程、上宝闸0.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礼和乡星火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尾闸镇、庙台乡、礼和乡、燕子墩乡和红果子镇五个片区盐碱地改良,治理新开盐湖沟等主(支)沟7.84公里,改良治理面积5.51万亩。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了田间排水条件,降低了耕地地下水位,盐碱程度减轻,大大提升了本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在水利设施和灌排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2017年惠农区以银北盐碱地农艺改良项目为契机,加大盐碱地农艺措施改良利用力度,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合理配置水资源,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稳定在20万亩,以露地瓜菜、枸杞为主经济作物10万亩,产业结构的稳定有效地缓解了灌溉用水逐年减少的困难,为部分地区盐碱地改良需水创造了条件。大面积玉米种植更适于秸秆综合利用,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17年开展秸秆粉碎还田0.6万亩,机械深翻深松12.5万元,高垄栽培0.1万亩,应用有机肥3万亩、土壤调理剂0.1万亩、磷石膏0.5万亩等多项农艺技术措施,累计改良盐碱地16.8万亩。

  这些措施的推广应用,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巩固水利工程洗盐脱盐成果,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粮油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翻深松、应用磷石膏的基础上,玉米应用不同品种有机肥,亩增产8.7-18.7%,水稻应用不同品种有机肥,亩增产4.5-22.7%;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翻深松、应用有机肥基础上,油葵上应用不同品种土壤调理剂,亩增产14.7-37.6%。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5月31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宁夏汉延渠启动“生命至上 安全发展”安全月活动
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黄河泵站开机补水抗旱保灌
逾7500万方黄河水流润盐环定灌域
宁夏中卫市:全力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
宁夏水利厅开展“保密法治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