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换一新的国内一流设备

信息化改造后的调度室

在老渡槽前留影
中国水利网站5月10日讯 (记者 孟砚岷)宽敞明亮洁净的调度室里少了往日的设备嘈杂声,值班人员轻点鼠标,机电泵组运行、水位变化等数据便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过去40多个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如今30人就能完成。这是5月10日,记者在宁夏盐环定泵站更新改造新三泵站看到的情景。
“现在还不是理想状态,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后,泵站运行人员还会减少”,随着第一轮春灌的结束,信息化改造后的新泵站让曹君站长和他的同事大开了眼界。
新泵站由原四五、泵站合并而成的,承担一样的供水任务,水泵机组从20台套减少到6台套,能耗、工作量有了极大降低。往年一个泵站机组关停机一年达30多次,两个泵站下来达到60多次,截止春灌结束,机组关停机6次,工作量仅有过去的十分之一。
对于机电运行工李鹏来说,每年最紧张的时候就是春季检修,大小零件全部拆开,大家一忙活下来就是个把来月,个个弄得满身油污。在接下来的灌溉运行时间里,每小时就要对设备进行巡护,每一根神经绷得紧紧的。如今更换国内一流设备后,几年都不用检修,而且设备震动、摆渡,油温实时电脑监控,实现全方位远程监控和现场数据传输。
在泵站前池入口,自动捞草机不停运转,将水流中所携带的树枝、杂草等杂物捞出,通过皮带传输机运送到一旁,避免有害污物进入前池,进而污染水源。升级改造后,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了泵站运行的每个环节。
水泵机组运行安装了“智慧大脑”,渠道巡护由于有了新技术应用,自动检测压力管道水位变化,通过鼠标就可关停配水斗口闸门,就像长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职工打趣说,巡护渠道的铁锹和启动出水口的铁质摇把终于“下岗”了。
新泵站不光有“深内涵”,还具“高颜值”。刚刚栽植下来的乔灌木把大漠深处的站所装扮一新,绿意盎然。按照绿化设计,除了厂房绿化,生活区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8公里渠道两旁将会崛起一道绿色生态长廊,挺起又一道美丽风景线。
“一座厂房一条渠,风沙从春刮到冬”,泵站早年画面, 留在老职工苦涩的记忆里。如今,“脱胎换骨”后的老区生命水脉更加激发了他们加强学习,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
工作之余,他们相约来到新泵站旁不远的渡槽下,相互拍照留影。青春不再,初念依旧,默默坚守在大漠深处的扬水人岁月终无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