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学斌
沈阳,沈水之阳。从城市诞生起,这座城市就离不开水的滋养。七千年建城史,也是沈阳人的用水史、治水史、兴水史。大大小小、蜿蜒曲折的河流伸展、联通、汇流,冲积成平原、湿地、滩涂、河道,奔涌向前,滋润着城乡沃野、造福着沿岸百姓。
沈阳地处辽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中部,境内有辽河、浑太两大水系,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6条。其中,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为4条大型河流,蒲河、北沙河、秀水河、养息牧河为4条中型河流,细河、白塔堡河等18条为小型河流,剩余210条为干支渠及小型沟汊。规模以上湖泊4个,水库29座。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和其他城市一样,沈阳也曾饱受洪水、水污染、水匮乏、水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危机。曾经的堤防不固、过度开发、粗放利用不仅导致水患频发、水资源紧张,还造成水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日益趋紧的人水关系,也给城市防汛和生态安全带来威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水”,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的关键点。
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沈阳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铁腕治水,出重拳、下猛药,统筹推进“补短板、强监管、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重点任务,打出一整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打造安澜河、生态河、幸福河。
以兴修水利为基础,保障防汛安全;以水生态修复为切入点,改善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环境;建设覆盖全市的水系生态网络、普惠全民。
无论是从“水患”向“水安全”的华丽转身,还是从“水生态”向“水经济”的持续迈进,书写生态文明的“水样本”,沈阳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补短板、强监管,实现河流安澜
沈阳市大型河流干流基本形成了库堤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全市建成堤防913.67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柳河全线防洪治理等多个大型河流工程项目的建设,共治理河道长度145.6公里,堤防加高培厚86.5公里,岸坎治理1处1481.42米,河道险工治理7处。完成多个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治理河道长度64.75公里,堤防加高培厚42.2公里。治理村屯河道191条。
建立了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兼任市级总河长、市级领导兼任主要水系河长的工作模式,全市共设立四级河湖长2369人。按照“与同级河长对位”原则,设立河湖警长753人。沈阳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建了由1715名护河员、2981名志愿者和环境监管“第三方”构成的四支河湖长制队伍。针对河湖“四乱”问题,以“务实、高效、管用”为原则,深入推进常态化、规范化,务求彻底治理沉疴痼疾,两年来,清理整治369处河湖“四乱”问题,共拆除建筑物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解决了多年来积存的大体量、老大难问题;完成5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河流的划界工作,开展河流确权试点工作。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打造生态河
浑河城市段由东四环至西四环全长50公里,两岸建设规划控制线按1公里进行控制,2007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7年以来,沈阳围绕浑河城市段滩地建成罗士圈、沈水湾等10座大型滨河公园,总面积达7.36平方公里,恢复建设了浑河晚渡等多个文化景观。浑河西三环至东四环段已经建成全线贯通,长80公里的连续滨水慢道。
实施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包括环保、水利、林业、交通、村镇环境整治、景观建设等113项工程,新建、改建拦蓄水建筑物23处,河道整治98公里,完成4项引水工程,建成11座湖泊。蒲河新增水面面积16.7平方公里,达到44.7平方公里,新增蓄水量3600万立方米,达到8600万立方米,蒲河全线建成33个景观节点,新增绿化面积10.3万亩,绿化总面积达13.1万亩,实现了“水连、路通、岸绿、河清、景美、宜居”的目标。2012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对城市运河水系实施了淤泥清理、排污口整治、护岸改建等全方面治理;建设慢道64公里,运河单侧实现全贯通;对运河全线52个游园进行环境景观提升,实现全线环河照明;建立视频监控平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完善附属设施。
实施了辽河、浑河、蒲河、细河、北沙河及其重要支流生态封育、湿地和蓄水工程建设。全市新增生态封育面积69.5万亩,动物栖息地也得到恢复。实施了蒲河河口、细河河口等8处生态湿地建设,湿地总面积达 13083亩;建设完成2座钢坝闸生态蓄水工程。辽河、浑河等重点河流河滩生态封育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趋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实施了“引辽入蒲”工程建设,积极实施生态补水,每年生态补水总量约为2428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河流在春、秋两季季节性缺水甚至断流的问题,提高了河流自然净化能力,改善了水环境质量。编制完成了《北沙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蒲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北沙河综合治理规划》等生态治理规划。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向幸福河迈进
如今,沈阳市防汛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浑河为轴线的一河两岸,一主三副的城市发展新空间已经打开。辽河干流国家湿地和自然公园不断呈现,成为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治理的样板;蒲河成为贯穿城市西北、统筹城乡发展、拓展城市空间的新引擎。河流治理、保护和利用新格局基本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从“谈洪变色”、污水四溢到如今的水和民安、人水和谐,沈阳市已初步建成了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水优势”、“幸福河”。
万物蓬勃、千帆竞渡、百鸟争鸣、鱼虾欢游。“一条大河波浪宽,风水稻花香两岸。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在东北高质量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途上,沈阳的水生态系统将成为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将向着美丽沈阳、生态沈阳的目标——再出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