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安站凌晨5点施测洪峰水位流量(刘辉 摄)

峡江水文站用ADCP施测流量 (王文艺 摄)

水情科负责人谢小华分析预报 (刘海林 摄)

吉安站夜间施测起涨水位流量(周晶 摄)
□通讯员 刘海林
2月18日21时,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水位45.98米开始起涨,迎来小洪水过程。19日5时20分,吉安水文站洪峰水位46.37米,涨幅0.39米。短短不到9个小时,也许很多人正在梦乡酣睡,殊不知,竟是水文人的一夜未眠,科学分析,倾情服务。这小涨幅的水位背后,闪烁着吉安水文人在战“疫”非常时期科学分析调度洪水的智慧与担当。
政治引领 周密安排
石虎塘航电枢纽因受船闸闸室临水墙坍塌影响,2月18日19时开闸泄流。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上级要求科学处置,尽快泄流腾库,进一步查明原因,做好除险加固。而当前正值防“疫”关键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做好防‘疫’非常时期的水文服务!” 省局下达要求后,吉安市水文局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切实做好突发事件水文服务工作。
科学分析 调度削峰
目前,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后,全市都在有序复工复产,赣江沿岸一些涉水工程也正在复工。绝不能让洪水,在非常时期打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群众的恐慌。
吉安水文水情科自我加压,朝着最佳方案一步一步分析,一个一个优化。一边要加大泄量确保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安全,一边要最大程度地不影响下游沿江工程建设、群众的灾害损失,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万安水库要减少多少泄洪量,石虎塘航电枢纽要加大多少,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泄洪多少才算合适?水情科负责人谢小华,这一夜,他基本未合眼。尽管经历2019年汛期多轮次、大雨量、集中降水的罕见大洪水,他也始终没有放松这根弦。什么级别水位,哪些低洼地段会受淹,一一在他脑海里闪现。怎样才能使吉安市中心城区的洪峰水位保持偏低,洪水涨幅偏小,从3000立米每秒,到5000立米每秒,再到6000立米每秒,根据以往的水情预报经验,谢小华反复验算,切实做好预估分析,极力探求最优方案,供市政府领导决策。
最终,通过精准的预估分析,石虎塘航电枢纽从18日19时开闸泄流,出库流量由1080秒立米加大至3100秒立米,19日5时20分市中心城区到峰后,调整为2600秒立米,8时再次调整为2400秒立米。另一方面,峡江水利枢纽在同一时间节点调大了出库流量。18日19时出库流量由1500秒立米加大至2260秒立米,19日5时出库3380秒立米,19日8时出库3250秒立米。
从起涨到峰至,只有短短不到九小时。就这样,经过水文人的监测分析,一场小洪水过程在人们的睡梦中划过,未曾激起一点点涟漪。迎接人们的又是暂新的一天。
不惧风雨 坚守测报
“情况紧急!石虎塘航电枢纽将于今晚7时开闸泄水,预计下泄流量为4000立米每秒左右,请全体务必做好水文应急监测工作!!” 2月18日18时50分,刘辉队长第一时间吉安队微信群里告知。
20分钟后,副队长李永军、吉安站负责人周晶迅速从家里赶到吉安站。由于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市中心城区各小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对进出人员实行严格管控。离家前,他们认真向社区疫情防控值班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到站后,他们认真研判,部署测验测次,加强船只安全运行管理,做好流量监测准备,关注水位涨势情况,适时做好水文服务。
与此同时,在峡江水利枢纽下游,峡江水文站在站职工严阵以待,合理分工,不断加强与枢纽联系,掌握泄洪时间和泄洪量,密切关注水位涨幅变化,随时准备开展测流;同时电话告知沿河乡镇和社区水位情况,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初春的赣江江面寒意未退,偶尔一阵雨滴随风吹来,直扑脸庞,令人不禁打寒颤。赣江吉安站和峡江站职工不惧风雨,坚守岗位,认真测报,吉安站江面宽达735米,往返测流一次需要近一小时,在寒风中他们没有报怨,在冷雨中他们没有退缩,共施测流量三次,满足了水文情报预报的需求,为洪水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们立足岗位,做好水文测报服务,保一方安澜,值得!”吉安水文站负责人周晶的这句话,道出吉安水文人在当前战“疫”下做好水文服务的自信和决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