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刘茂林
一个微信,把池塘里的垃圾堆清理干净了。“臭味没了,水也清澈了,听说接下来还要进行衬砌护岸,把池塘建成休闲观景的地方。”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江头村村民阮秋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池塘紧靠阮秋生的家,大约有十几亩的水面。以前,池塘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后来,池塘成为村里的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污水都往里走,水面萎缩,水体变黑,鱼虾绝迹了。“每年到了夏秋,这里臭烘烘的,到处是苍蝇、蚊子飞,没办法住!”这些年来,阮秋生没少往村委会跑,嘴皮磨破了也没用。
今年3月,阮秋生从张贴在村头巷尾的宣传单上得知,青原区正在全面实施智慧河长制,并公开河长制APP、河长制微信,以及河长、保洁员、巡查员的相关信息。阮秋生照着宣传单上的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在手机上下载了河长制APP。“没想到,上午图片发出,下午镇河长就带人到现场制订垃圾清理计划。”阮秋生告诉记者。
全面实施智慧河长制,只是青原区出实招保河长制名实相副的举措之一。为让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今年,青原区制定了全面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工作方案,从智慧河长制、清理“四乱”、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治理等方面入手,完成顶层设计。
青原区今年以河道采砂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清“四乱”,组织水务、国土、林业、城建、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关停非法采砂场18家、违建企业8家,清理非法码头3个、砂石31万多方,整改排涝口1个,关闭畜禽养殖场217家、面积达13.5万平方米。
青原区还启动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落实资金2.85亿元,通过治水育景、治水美村、治水转型等途径,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示范河库,青原禅溪成功晋升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富田镇、新圩镇、渼陂古村等打造为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
河长制名实相副,使青原区的山水更加美丽:目前,全区水库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其中,小⑴型水库水质达标率100%,赣江、孤江、富水河等主要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I类以上,全面消灭了劣V类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