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建平
日前,江西印发《江西省耕地草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根据规划,江西将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草地补偿机制以及河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探索河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60亿立方米以内,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全省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高到90%以上,全省湿地面积保有量91.01万公顷。
推进“五河一湖”治理和修复,科学确定河湖生态流量。针对南昌市辖区、萍乡市湘东区和安源区、九江市辖区、赣州市章贡区、宜春市丰城市等5个设区市共9个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回灌补源、水源置换、限采、禁采等措施,使严重超采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探索河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罚;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以损害程度等因素依法确定赔偿额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推行湖长制,打造河长制管理升级版,推进河长向湖长的延伸和提升。
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2.73万公顷(439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6.2万公顷(3693万亩),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96.53万公顷(144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825万亩。其中提到,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避免“非粮化”,坚决禁止耕地“非农化”,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同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粮棉油生产基地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实施耕地保护补贴政策,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积极探索针对江西特点的草地补偿机制
到2020年,全省天然草地面积控制在470万亩。初步建立以草地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草地监测评价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地休养生息保障制度。到2030年,天然草地面积控制在460万亩。积极探索针对江西特点的草地补偿机制,统筹补偿资金,明确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受补偿主体的责任。健全草地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草地生态系统损害赔偿制度。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