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熊渤 通讯员 陈学福)湖北13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10月30日通过验收。
湖北省水利厅10月30日在武汉组织召开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座谈暨试点验收会,会议认为,13个省级试点建设保障措施有效,布局合理,创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较好地完成了批复的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规划规定的试点期工作任务,基本实现了试点期建设目标。
2014年,省水利厅确定了十堰市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宜昌市宜都市、长阳县,荆州市洪湖市、东宝区,钟祥市,黄冈市黄州区,咸宁市咸安区、通城县,恩施州恩施市,天门市等13个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县市区开展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试点期为2015—2017年,目的是通过试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湖北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取得经验并加以推广。近5年来,13个试点县共完成791项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443.63亿元,超额完成计划的152.5%。试点县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特点,在“河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节水型社会建设”“退渔还湖、退垸还湖”“水资源及水流产权确权”“生态农业和文明乡村”“特色水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生态治水模式。比如,宜都以贵子湖为示范基地开展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建设人工湿地对污水排放进行提标再处理,率先实施农村塘堰水资源确权、水流产权确权。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