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化世太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视察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特色产业发展、移民生产生活等情况,“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淅川县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的移民迁出县,邹庄村是淅川县管辖的移民村。位处丹江口水库河南库区的邹庄村,于2011年6月从淅川县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此,村内现有175户750人。
10余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移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付出,邹庄村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兴旺。
舍小家为大家
搬迁意味着移民要惜别故土、永居他乡,也意味着要调整原有的社会关系。邹庄村村民邹新曾说出了移民的心声:“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啊!”
“我们移民群众是明白人,心里清楚得很。”当全面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战略意义后,确保“一江碧水向北送”成为邹新曾老人和邹庄村移民共同的心愿。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体移民共同的心愿。
2011年6月25日,是邹庄村移民搬迁的日子。退休移民干部梁占佩回忆道:“2009年至2011年,16.5万余人搬离故土、迁往他乡,没有移民群众的默默付出,就没有如今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畅通增收渠道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邹庄村京都果园基地实地考察,不时询问生产销售情况。离开邹庄村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前来送别的移民群众说:“我一直十分关注你们的安置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家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很牵挂。”
自2011年以来,邹庄村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邹庄村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与京都果园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丹江绿色果树园基地;发挥紧临渠首快速通道的区位优势,把全村662亩土地流转给公司,发展莲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打造集采摘、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关乎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关乎移民经济发展。邹庄村的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家家户户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喝到甘甜的丹江水。农业灌溉也有了保障。
移民房清兰夫妇承包村里40余亩耕地,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他说:“十分感谢政府为我们移民群众修建机井,让我们能及时给庄稼浇水,不再像以往那样靠天吃饭。”
邹玉杰和马振改夫妇说:“我们开了自己的商店,还开上了小轿车。”
搬迁后,移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方式趋于多元化。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截至2021年,全村有300余人从事果蔬产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邹庄村,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红顶白墙的两层小洋楼鳞次栉比,树木挺拔葱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时尚美观。学校、卫生所、健身小广场、村民服务大厅……村里的各种设施越来越完善。
村民邹会彦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不仅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还要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移民群众开辟出一条致富发展之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邹玉新对邹庄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带领人民群众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迈进。”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