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大山设计的反冲洗探头一头入水、一头悬置 杨琼 摄
□特约记者 杨琼
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是企业生存之道、发展之基。问题面前,只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来自贵州水投水务集团盘州公司美女山水厂的厂长吴大山,从部队退伍来到水厂工作后,几十年如一日立足供水生产一线,善于开动脑筋,相继对过滤池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清水池出气孔,增加水位计等,他的“奇思妙想”破解了诸多工作难题,确保了水厂生产安全运行,节约成本费用,提高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也赢得员工们的尊重。
参加工作以来,吴大山一直在美女山水厂工作。美女山水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水源取自8公里外的松官水库,承担城区9万多人的供水服务。美女山水厂在经过多年的生产运营后,设备明显跟不上时代需要,他常常为人手不够所困扰。如遇雨季,需要定时清洗过滤池,水厂采用的是传统滤池,随时要排泥,但凡需要清洗,全厂员工就得一起上,水泵抽水、扫帚洗涮忙个不停,清洗后的脏水只能通过一根进水管人工排水,费时又费力。为此,吴大山在池子外新增了三根下水管,清洗后的脏水通过下水管自动排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过滤池在过滤过程中,水从高处喷射到石英砂上时,由于落差大,声音特别响,如同瀑布般百米开外都能听见,一定程度影响厂区员工工作。通过观察,吴大山主张在水流下方各增加一块钢板,既缓冲水流速度,使声响降至正常范围,同时水流均匀流入石英砂,过滤效果更好。
众所周知,水厂需要自净,需要反冲洗,这项工作繁琐但又马虎不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吴大山探索出一个规律,即丰水期和平水期时水厂反冲洗的频次,并根据水位估算出反冲洗的间隔时间,然后将反冲洗设备两端的探头一头放进水里,另一头则根据不同时期的水位放置在相应合适的位置,一旦水位上来,两个探头接通后自动进入反冲洗流程,一个小发明解决了大问题。
尝到创新甜头的吴大山一发不可收拾。水厂清水池是一个深达2米多的水泥池子,观察口孔径小,不容易看清水位,吴大山联想到连通器原理,在水池外侧增加一根同样高度的玻璃管,玻璃管底部与水池相连,这样一来,水池有多深的水,看玻璃管便一目了然,为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样的,常规的水池出气孔是开放式的,蚊虫容易误飞入池里,影响水质,吴大山便为出气孔套上滤网,解决后顾之忧。
当上厂长后,责任重了,压力大了,反而激起吴大山干事创业的劲头,他常说:作为供水生产一线的负责人,不能总是低头干活,也要抬头思考。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们立足岗位,扎实肯干,水厂连续安全运行至今,不但使供水生产更加安全稳定,还为公司节约成本,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受到大家的赞扬。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