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远兰
近日,在贵州省大方县对江镇杉林村,过去村寨中间一年四季全是稀泥的“夹沟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水泥路。村寨边曾有很多大沟,村民随意往沟里倾倒垃圾,污染了水源,现在垃圾不见了,部分大沟变成了平整的土地,种植着蔬菜。
正在进行路面改造施工的村民介绍:“这里将改造成3米宽的公路。路基底下的排污管已安装结束,改造后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杉林村的变化从何而来?
近年来,大方县河长办牵头,对全县所有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的主要问题进行摸排,落实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面状水污染源整治、河道功能提升等三大基础性工作,完成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1个,开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5个,1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争取纳入“十四五”规划;全县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全部纳入日常监管;组织3.3万余人次开展清水清岸行动。杉林村按照大方县实施河湖长制的工作要求,建立了村级河长带领河道保洁巡视监管员、护林管理员、道路保洁员、农村生活垃圾保洁员的“一长四员”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分级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一长四员”管护大沟整治污染,一改过去“垃圾场”的面貌。大沟被改造成直径1米多的地下管道,填埋好后,再种上蔬菜瓜果。杉林村还设立环保垃圾桶,每周两次通过环保垃圾运输车把生活生产垃圾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村民们再也不会把垃圾丢到大沟旁造成水污染。
离村寨不远处的对江河,过去村民随意往河里丢垃圾、企业向河里排污水、违法打鱼的现象已经不见了,村里“四员”日常清理岸上和水中的垃圾,确保水源无污染。村级河长每个季度都会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和村里“四员”对所负责的河段进行集体巡河,同时强化宣传,增强村民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意识,引导村民参与水生态建设、水环境保护,共同守护幸福河流和绿水青山。
在“一长四员”共同努力下,山村更加亮丽,村民们脸上有了更多幸福的笑容。杉林村是大方县各村镇推行河湖长制的一个缩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会有更多美丽的“杉林村”熠熠生辉。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