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掖丹霞映照下的红山湾水库
□通讯员 李明
丹霞含笑,弱水吟唱。走进甘肃省临泽县红山湾水库,水面如一面镜子,将丹霞美景与长廊凉亭倒映水中,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地处张掖丹霞山脚下的红山湾水库,是一座集人畜安全饮水和农田灌溉为一体的供水工程,自2017年8月建成投入运行以来,每天都映照着美丽的七彩丹霞。“站在水库大坝上,既能远眺冠绝天下的七彩丹霞,又能欣赏库区内的生态风光,真的是市民游玩的好去处。”水库管理站站长王德军在工作之余感受着家乡的无限魅力。
临泽县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 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达12.8亿立方米,但季节性、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仅5.03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39.3%。如何解决张掖丹霞景区开发和临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难题,红山湾水库的建成运行成为临泽水利人最生动的实践。
“解决张掖丹霞景区、临泽县城和倪家营、沙河等镇人畜安全饮水及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缺水矛盾,实现与鹦鸽嘴水库联合调度,满足梨园河灌区30万亩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灌溉需求。”这是红山湾水库工程在临泽县干部群众心目中绘就的宏伟蓝图。
2010年3月,临泽县委、县政府抢抓张掖丹霞大景区建设的机遇,组织县水务、发改等部门开展红山湾水库规划争取工作, 2011年红山湾水库列入黄委会组织编制的《黑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规划》,2012年3月正式列入全国“十二五”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2014年10月,红山湾水库项目由甘肃省发改委批复,项目涉及的地震安全评价、节能评估、水资源认证等14个专项报告也相继由省市主管部门审查批复。
据批复报告显示,红山湾水库位于梨园河鹦鸽嘴水库下游22公里处梨园河出山口河谷地带,东邻张掖丹霞地址公园,距临泽县城21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5.52亿元,设计总库容170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34.6米,坝顶长2332米,总工程量502.4万立方米,计划工期2年。看着批复的水库工程设计报告,临泽的干部群众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然而,对于财政并不宽裕的临泽县来讲,水库建设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成了摆在该县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解决项目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临泽县采取“政府主导、实体承贷、市场运作、收益覆盖”的运作模式,成立由张掖市国资办控股的甘肃梨园河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融资承贷主体,以水库预期水费收入及其它资金作为偿还贷款本息来源,争取甘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专项建设发展基金6000万元、省水利建设基金2000万元、省级水利工程奖励资金10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000万元,同时临泽县财政自筹资金5800万元。
通过创新融投资方式,红山湾水库共融资4.68亿元,既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难题,又拓宽了水利融投资渠道,成为临泽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多元化融资的成功范例。
红山湾水库是临泽发展史上投资额度最大、受益群众最广、产业集聚能力最强的重大民生工程。2014年12月,经过近4年时间努力争取的红山湾水库正式开工建设。在临泽水利人和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仅用了18个月时间,一座库容17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就赫然屹立在人们面前。2017年7月,红山湾水库工程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在实施红山湾水库工程中,临泽县成立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县水务、公安、交通、发改等部门齐抓共管,短时间内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实行县级领导挂项负责制和各部门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极大地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据临泽县水利建设管理站站长缪建新回忆,在工程建设期间,全体技术人员24小时坚守在工地上,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参与其中,有时一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想到水库建设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缪建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红山湾水库工程带来的聚焦效应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临泽城乡干部群众面前,水库形成的2300亩水域面积与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山水相映,不仅促进了丹霞山的旅游开发,还彰显了“戈壁水乡”的生态和谐新形象,水利振兴之路也悄然在临泽迈步。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