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陈文进
山大沟深,高寒阴冷。
康家峡村,地处甘肃省临洮县最北端的中铺镇,是一个偏僻凋零的小山村。
2月14日情人节,浓重的夜色中,临洮县中铺农村供水人正在争分夺秒抢修供水管道,演绎着对广大用水群众别样的“承诺”。21时,寒风呼啸、冰冷刺骨,然而,抢修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机声轰鸣、铲臂挥舞,随着近6个小时的破碎开挖,厚度近1米的冻层终于被“攻破”,渗漏的DN160钢管上水主管也露出端倪。
乘着挖掘机调整时机,康家峡供水分站班长康生鹏立即穿上雨鞋,跳入渗满积水的管槽,用铁锹清除散落的石块和淤泥。由于逆止阀不能彻底闭合的原因,渗水与大家玩起了“捉迷藏”,不到5分钟就积满管槽。于是,在场的8名供水人员又抓紧下泵抽水,再次清理淤积物。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气温越来越寒冷。“今晚必须完成抢修,保证管道不能封冻,也确保群众正常用水”中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所所长强卫坚定的说。严寒砺炼着大家的的意志,供水人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昂扬姿态作出了最好回答。火堆旁烤一烤冻僵的双手,大家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
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曾经困扰着一辈又一辈康家峡村乡亲。康生鹏说:“以前村里乡亲们吃的是泉水,水质水量不能保证,吃用起来也很不方便。”康家峡村吃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得益于康家峡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让包括康家峡村在内的6228人吃上了方便水、安全水。
2017年,康家峡村122户群众入户通水。为了让群众吃水用水方便,中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所在康家峡村设立供水分站,落实供水运行管理人员,负责水厂设备运行管理和供水保障维修,让大山深处的乡亲们享受到了“水保姆”专业及时的供水服务。
2月15日凌晨2时15分,管道内的余水终于排尽,又冷又饿的供水职水马上清理管道和管槽,保证管道焊接工作顺利进行。瓦亮的灯光下,焊工聚精会神点焊裂缝,随着一阵阵的“呲呲”声,炫目的弧光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当人们正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故障管道抢通恢复供水。群众用水安全就是对农村供水工作评价的最高标准,而这个标准的缔造者正是一个个平凡坚守、不畏艰险的农村供水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