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县三洲镇丘坊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 (张平 摄)
□张智杰
福建省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曾5次亲赴长汀县实地调研,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作出9次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2年1月8日,寄予长汀县“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嘱托。几十年来,长汀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了从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历史性跨越。
2012年以来,长汀县累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面积146.8万亩,全县水土流失率从2011年的10.26%降至2021年的6.68%,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3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长汀县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福建长汀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作为全国30个生态文明建设案例之一,被列入中组部干部培训教材。
长汀县的成功实践,不仅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也是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长汀县人民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
一是构建多层级“共治”格局。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带头干,压紧压实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做到目标任务、工程措施、完成时限“三个明确”。
二是实行专业化“精治”运作。创新公司化运作模式,成立国有专业生态治理公司,实行项目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组织、统一施工、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资金最大效能。
三是探索多样化“深治”模式。针对流失斑块的不同流失类型,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多层次实施精准治理。对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的林地,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和补植修复,实施阔叶化造林;对果园按照“山顶戴帽、山脚穿鞋、中间系带”的思路恢复地带性植被;对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开展“春节回家种棵树”等春绿行动。
四是致力多类型“专治”示范。分类型打造水土流失重点区治理、迹地更新治理、土壤改良、森林质量提升、马尾松优化改造、废弃矿山治理、果茶园治理等示范点,致力打造“一线两村四园多点”示范线路,在项目精品打造上有力有效,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质量提供了示范和样本。
五是建立多元化“善治”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燃料补贴政策和“林长制”及森林“警长制”,对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水土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联动快速处置,做到治理与保护并重、疏与堵相结合。制定《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4月26日